含有浙樟的处方

浏览

浙樟(别名桂皮),辛,温。祛寒镇痛,行气健胃。主治腹痛,风湿痛,创伤出血。本文介绍了含有浙樟的处方29个。

处方1、黄耆散

处方黄耆、当归、白药子、人参、川芎、桂皮、白芷、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瘤大如碗,实硬如石,难破者。

用法用量白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处方2、辟瘟集祥香

处方苍术12斤,桃枝(向东南者)12斤,白芷8斤,山奈8斤,檀香3斤,降香3斤,甘松3斤,大茴香3斤,桂皮3斤,香附3斤,乌头2斤,贯众1斤,鬼箭羽1斤,白蒺藜1斤,雄黄8两,雌黄8两。

制法上药晒干研细,榆面拌匀,令做香匠以细竹丝为骨,做成线香。

功能主治天行瘟疫,瘟病,闻之易愈,并不传染。

用法用量随时焚点。

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处方3、辟瘟线香

处方苍术12斤,桃枝12斤,香芷8斤,山奈8斤,甘松2斤,大茴2斤,桂皮2斤,香附2斤,檀香2斤,降香2斤,乌头2斤,白蒺藜1斤,贯仲1斤,鬼箭1斤,雄黄8两,雌黄8两,榆面量用。

制法上为细末,作成线香。

功能主治熏治蛇虫毒气、瘴气、六畜瘟疫。

用法用量闭户焚之,令烟气随息出入。

摘录《理瀹》

处方4、调中人参丸

处方人参1分,青木香1分,桂皮(去粗皮)1分,羌活(去芦头)1分,大麻仁1分,酸枣仁(去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中痒,咳嗽,状如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5、筋骨散

处方生地黄2两,赤芍2两,当归2两,石南藤2两,杜白芷3两,骨碎补(炒,去毛)3两,五灵脂1两,肉桂1两,山桂皮1两,荆芥穗1两,桔梗4两,川乌(炮)半两,草乌(制)半两,雄黑豆(煮,去皮)4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除痛,壮筋骨。主新旧损伤及妇人风损痹痛。

用法用量姜汁和酒调下;妇人风损痹痛,煨葱酒调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二

处方6、救急痧药水

处方藿香6两,豆蔻2两,蟾酥4钱,良姜2两,陈皮2两,樟脑1两,大茴香2两,广木香2两,薄荷冰5钱,香蕉4两,桂皮4两,公丁香2两,细辛2两,大黄6两。

制法上除樟脑、薄荷冰、蟾酥外,余药共研粗末,加入白干酒10斤,浸渍1星期,每天搅拌2次,然后压榨过滤,再将樟脑、薄荷冰入乳钵研细,再将蟾酥捣碎加入适量白干酒泡,溶化过滤,连同樟脑、薄荷冰兑入前液,使成6000毫升,每瓶装6毫升。放置阴凉处,用时将药水摇匀。

功能主治强心醒脑,和胃整肠,去暑散寒,解毒镇痛。主中暑发痧,头目眩晕,壮热畏寒,胸闷腹痛,上吐下泻,红白痢疾,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疮疼虫咬,虫牙作痛。

用法用量轻症每服半瓶,重症1瓶,凉开水冲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7、桂皮散

处方桂皮(炙)1两,栝楼根(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下痢,兼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粟米饮调下,徐徐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处方8、桂椒锭

处方橘皮1两5钱,天门冬1两,桂皮5钱,干姜2钱,胡椒2钱,丁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干柿100个(去核),同和捣为泥,作锭用之。

功能主治补脾开胃,消滞温中,解酒毒。主痰喘嗽,胸腹冷痛。

摘录《济众新编》卷七

处方9、桂粟饮

处方粟米1升(水沉净洗,炒极热),桂皮(去粗皮)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烦热,止渴,止泻,实大肠,止霍乱。

用法用量每服1合,温蜜水调下。

摘录《济众新编》卷七

处方10、活血红花汤

处方红花、苏木、山栀、黄柏、黄芩、桂皮、芍药、川芎、白芷、桃仁、甘草、当归、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棒疮。

用法用量用酒2大钟煎熟,次入童便1钟,再煎数沸,次入乳、没,1滚就起,服之。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处方11、独活散

处方独活5钱,升麻5钱,川断5钱,地黄5钱,桂皮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忽吐衄下血,甚而九窍皆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1日2次。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处方12、黄柏汤

处方黄柏半两(炮,去皮,炙),黄芩(去黑心)1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石膏(先捣罗为末)1两,桂皮(炙)1两1分,竹叶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大热痢兼渴。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钱,水7分1盏,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后各1次。

摘录《普济方》三九八

处方13、保活丸

处方猪苓5钱,泽泻5钱,白术5钱,茯苓5钱,山楂5钱,香附5钱,陈皮5钱,青皮5钱,益智5钱,草果仁5钱,小茴香5钱,神曲5钱,桂皮4钱,木香4钱,藿香4钱,甘松4钱。

制法上以蜜1两,生姜汁1钟,炼熟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主呕吐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如吐多,生姜汤送下;泻多,米饮送下;腹痛,陈皮汤送下。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三

处方14、还童酒

处方熟地3两,生地4两,全当归4两,川萆薢2两,羌活1两,独活1两,淮牛膝2两,秦艽3两,苍术2两,块广皮2两,川断2两,麦冬3两,枸杞2两,川桂皮5钱,小茴香1两,乌药1两,丹皮2两,宣木瓜2两,五加皮4两。

制法上绢袋盛贮,用陈酒50斤,好烧酒亦可,汤煮3炷香,埋土中7日。

功能主治久饮能添精补髓,强壮筋骨,驱风活经络,大补气血。

用法用量早、晚饮3-5杯。如加蕲蛇、虎骨更妙。

摘录《回生集》卷上

处方15、除秽靖瘟丹

处方苍术2钱,降真香2钱,川芎2钱,大黄2钱,虎头骨1钱,细辛1钱,斧头木(系斧柄入斧头之木)1钱,鬼箭羽1钱,桃枭(小桃干在树者)1钱,白檀香1钱,羊踯躅1钱,羌活1钱,甘草1钱,草乌1钱,藁本1钱,白芷1钱,荆芥1钱,干葛1钱,猬皮1钱,山甲1钱,羚羊角1钱,红枣1钱,干姜1钱,桂枝1钱,附子1钱,煅灶灰1钱,川椒1钱,三柰1钱,甘松1钱,排草1钱,桂皮1钱(共为粗末),明雄2钱,朱砂2钱,乳香1钱,没药1钱(4味另研)。

功能主治除秽。主瘟疫。

用法用量上和,将药末装入绛囊,约2-3钱,毋太少,阖家分带,时时闻嗅,已病易愈,未病不染。

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处方16、草豆蔻丸

处方白豆蔻3钱,白术1两,三棱1两,草豆蔻1两,半夏1两,砂仁5钱,片姜黄5钱,枳实5钱,青皮5钱,良姜(一作干姜)5钱,陈皮5钱,桂皮5钱,丁香5钱,蓬术5钱,木香5钱,藿香5钱,小草5钱。

制法生姜汁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肥人胃脘当心痛,或痞气在中脘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白汤送下。

摘录《丹溪治法心要》卷三

处方17、灵宝辟瘟丹

处方苍术1斤,降香4两,雄黄2两,朱砂1两,硫黄1两,消石1两,柏叶8两,菖蒲根4两,丹参3两,桂皮2两,藿香2两,白芷4两,桃头4两(5月5日午时收),雄狐黄2两,蕲艾4两,商陆根2两,大黄2两,羌活2两,独活2两,雌黄1两,赤小豆2两,仙茅2两,唵叭香(无亦可免)。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辟瘟。

用法用量火上焚烧1丸。

摘录遵生八笺》卷四引《道藏

处方18、参耆麻桂红蓝汤

处方人参3钱,甘草1钱,黄耆3钱,桂皮1钱,丹皮1钱,红花1钱,升麻1钱。

功能主治痘症,肿消眼闭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处方19、百应丸

处方麦糵(炒)5钱,神曲(炒)5钱,丁皮5钱,桂皮(去粗皮)5钱,玄胡索5钱,缩砂仁5钱,肉豆蔻5钱,京三棱1两,广术(炮)1两,雄黄(去石)1两,青皮(去衣)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槟榔1两,代赭石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消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年深日近痃癖气块,症癖痛积聚,气积、滞积、酒食积、五脏停滞不消,小便黄赤,四肢沉困。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小肠气,茴香汤送下;心痛,热醋送下;产后寒热腹痛,当归、红花汤送下;内外积伤,葱白汤送下;常服,茶、酒或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经验秘方》

处方20、八物汤

处方白芷1钱5分,羌活(上部身体不痛不用)2钱,砂仁2钱,桂皮(无寒不用)2钱,白术2钱,香附2钱5分。

功能主治室女13-14岁行经,或行或痛,或发热,身体不宁,口苦面红,寒热不定,头目晕花。

用法用量分2帖。加生姜3片,葱3根,水煎,空心热服。如有血气攻心痛,加干膝、玄胡索各3分;嗽痰气急,加半夏、桔梗、杏仁、五味各3分。

摘录《女科旨要》卷一

处方21、百和香

处方沉水香5两,甲香2两,丁子香2两,鸡骨香2两,兜娄婆香2两,熏陆香2两,白檀香2两,熟捷香2两,炭末2两,零陵香1两,藿香1两,青桂皮1两,白渐香(柴也)1两,青木香1两,甘松香1两,雀头香半两,苏合香半两,安息香半两,麝香半两,燕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细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冬月开取用,大佳。

功能主治令身体香。

摘录《千金》卷六

处方22、当归饮

处方当归、赤芍药、白术、甘草、桂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客忤,腹内有恶血,夜啼如鬼祟,腹痛,唇青口紫。

用法用量每服1字。

摘录《普济方》卷四○一引《傅氏活婴方》

处方23、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身、白术、升麻、柴胡、橘红、甘草、麻黄根、浮小麦、白芍、桂皮、酸枣仁。

功能主治阳虚自汗。

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水煎,温服。虚极者,加附子2片。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四

处方24、九风汤

处方天台乌药、沉香(少许)、香附子、甘草、陈皮、青皮、木香、木通、槟榔、厚朴、桂皮、人参、藿香、白茯苓、半夏、菖蒲各等分。

功能主治诸风疾。

用法用量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8分,不拘时候,通口服,滓再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五

处方25、开明丸

处方熟地黄1两半(酒洗),菟丝子(酒洗)1两,车前子1两,麦门冬(去心)1两,蕤仁(去皮)1两,决明子1两,地肤子1两,茺蔚子1两,枸杞子1两,黄芩1两,五味子1两,防风(去芦)1两,泽泻1两,细辛(去叶,不见火)1两,杏仁(炒,去皮尖)1两,北葶苈(炒)1两,青葙子1两,桂皮半两,羊肝(须用白羊者。只用肝,薄切,瓦上焙干了作末。或只以肝煮,研烂为丸,庶可久留;少则以蜜凑之)。

制法上为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年深日近,翳障昏蒙,寂无所见,一切目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送下,1日3次。

注意忌生姜、糟酒、炙煿等热物。

摘录《得效》卷十六

处方26、加味逍遥散

处方甘草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柴胡3克,桂皮2.1克,山栀2.1克。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清热散结。主肝郁脾虚。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处方27、化痞丸

处方莪术(醋炒)海浮石(煅)瓦楞子(煅)干漆 大茴香 山楂 穿山甲 丁香 五灵脂 白芷 陈皮 延胡索 木香 牡丹皮 青皮 桔梗 枳壳 胡椒 神曲 蒲黄 香附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厚朴 砂仁 鳖甲(醋炒)朴消各9克 阿魏15克 小茴香 赤芍药 使君子(净肉)桂皮 铁花粉各120克 水红花子12克

制法上为末,皂角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症消痞。治症瘕痞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体壮者可加至40~50丸,酒送下,一日三次。(一料可活二人)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引刘长随方

处方28、延胡索散

处方延胡索 当归(酒浸)赤芍(炒)蒲黄(炒)桂皮 乳香 没药各3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滞血瘀,脘腹胀痛,或经行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酒空腹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一

处方29、开明丸

处方熟地黄45克(酒洗)菟丝子(酒洗)车前子 麦门冬(去心)蕤仁(去皮)决明子 地肤子 茺蔚子 枸杞子 黄芩 五味子 防风(去芦)泽泻 细辛(去叶,不见火)杏仁(炒,去皮,尖)北葶苈(炒)青葙子各30克 桂皮15克 羊肝(须用白羊者,只用肝,薄切,瓦上焙干,研末,或只以肝煮研烂为丸,庶可久留,少则以蜜凑之)

制法上为末,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翳障昏蒙,寂无所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下,日三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姜、糟酒、炙博等热物。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