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大汗、盗汗、战汗、半身汗,其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浏览

出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现象,由于病因病机不同,因而临床表现也不同。

  (1)自汗:是指不因过劳、衣厚或发热等原因而自行汗出,或稍一活动则汗出较多的病理现象。自汗有气虚自汗、阳虚自汗两种。气虚自汗常见到汗出较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表现。而阳虚自汗除上述气虚自汗表现外,尚可见到身寒肢冷,四末不温的阳虚寒象。自汗是因卫气虚弱,阳气不足,肌表不固,营阴外泄所致。

  (2)盗汗:是指睡后则见汗出,醒后汗止的一种病理现象。常伴有五心烦热,口咽干燥,骨蒸潮热等阴虚发热的表现。盗汗的产生,是由阴虚不能敛阳,睡后卫阳行于内,阳不入于阴而迫津外泄所致。人入睡则卫气行于阴,使体表之阳气减少,又卫气行于阴,加重阴虚阳盛,迫津外泄故睡则汗出。

  (3)大汗:大汗即大量出汗之意。主要见于下列三种情况:

  ①阳明热盛,里热蒸腾,迫津外泄,故大汗出,常兼见大热、大渴、脉洪大等表现。

  ②亡阳之时,阳气亡失,阴液随之外泄,液随气脱,津随气泄,故见到冷汗淋漓而清稀、肌肤凉、精神委靡等亡阳表现。

  ③亡阴之时亦可见到汗出较多而黏腻、四肢温、肌肤热、口渴目陷等表现。亡阴亡阳之汗出都是危重证候,一方面原发病危重,又加之阴津大量外泄,更加重了病情。

  此外,还有一种漏汗。属于治疗不当,汗不得法,以至汗出如漏。这是由于发汗太过,卫阳之气被伤,腠理开泄,不能卫外为固,故汗出不止。

  (4)战汗:多见于温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为突然全身寒战,甚则肢冷脉伏,几经挣扎,继之全身透出大汗。战汗表示正气尚盛,与邪力争,拒邪于体外,邪随汗解。表现为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安。也有一汗不解,需要再汗而解的。如战汗后病仍不解的,表现为烦躁不安,脉来急促者,则是正不胜邪之危候。

  (5)半身汗:即半侧肢体出汗,或见于右,或见于左,或上半身,或下半身,有的仅半侧脸出汗。正如《内经》所言:“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半身出汗常是中风先兆或中风的表现。其病理机制是由于风痰湿邪阻滞经络,气血周流不畅,或气虚不能固密而半侧汗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