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米

概况

基源: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籼稻的颖果。

原植物:籼稻Oryza sativa L.subsp.indica Kato

历史:中国是栽培稻最早国家之一,早在神农时代已有稻的栽培,公元2世纪许慎《说文》曰:“…粳俗杭,稴(籼之音变),稻不粘者。”日人加藤茂包等于1928至1930年间以杂种结实度及血清学研究探讨栽培稻品种的亲缘关系,将稻分成两个亚种,即日本型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Kato及印度型Oryza sativa L.subsp indica Kato,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对作物品种种质资源考证,籼稻应属后亚种。

形态:籼稻的主要特征为植株高,秆软,叶幅宽,米粒细长,粘性小,胀性大,出饭率高于粳米及糯米。

余项参见“再生稻”条。

化学性质

果含花生酸、山酸、木醋酸、油酸、维生素E、生育醇。还含菊花色甙(Chrysanthemin)、角质花青素3-鼠李糖葡萄糖甙(Keracyanin-3-rhamnoglucoside)。樱草灵(Primulin)。另皮及种子内含40%~50%碳水化物、10%~13%蛋白质、15%脂肪油、11%水,α,β-谷甾醇、8%植物酸,对氨基苯甲酸、尿嘧啶、黄质乙醇、乙醛、丙酮、丁烷戊烷、己醛、维生素B1,B6等。胚含20%脂肪油、三十烷醇、花生酸、9,10-二羟基硬脂酸、水稻酸(Sativinsaure)、麦角甾醇,脂肪油中含阿魏酸、水稻醇A(Oryzanol A),水稻醇C。精米含′78%碳水化合物(蔗糖、葡萄糖、果糖、棉子糖、麦芽糖、半乳糖)、糊精、1%类脂、7%蛋白质、1%矿物质、13%水分、少量维生素B。

附 根含玉蜀黍嘌呤(Zeatin)及其甙、葡萄糖甙和苜蓿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Tricin-7-rhamnog-lucoside)。谷芽含蛋白质、脂肪、淀粉、淀粉酶、麦芽糖、腺嘌呤及胆碱。稻草含水稻醇、半乳糖、阿拉伯木糖、多糖。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15。

药性

性味:①《纲目》:“甘,温。”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平。”

归经:①《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主治:①《本草蒙筌》:“温中健脉,益卫养荣,长肌肤,调脏腑。” ②《纲目》:“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

食疗:《古今家庭食疗方法精选》:“治醉酒:籼米150g,地瓜150g,煮粥服食。”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