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技术经济

铁路选线、设计、修筑、运营、维修全过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计算、分析、评价和选优。

铁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手段。铁路建设往往需要巨额投资和人力、物力资源,建成后将在长时期内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交通、国防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铁路技术经济研究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研究,为规划、设计、修建、运营和维修提供决策依据,以达到铁路本身和国民经济都取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果。

研究内容

(1)选线设计的技术经济问题。根据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国家长期计划国土开发规划,比较各种运输方式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解决修不修铁路的问题。如确定修建,还要对线路标准如轨距、单双线、牵引种类、铁路等级、线路走向、空间位置、车站分布等进行多方案比较,从初始建造费、运营成本、维修费用、能源消耗以及对沿线工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论证、选优。

(2)施工的技术经济问题。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和劳动组织,力求以最少的建设投资和工、料、能源消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成铁路,交付使用。网络技术为方案优化提供了科学手段。

(3)维修的技术经济问题。根据铁路等级和运输负荷,分析不同结构的路基与轨道一次性投资与维修费的比例关系,为选择适当的轨道结构和规定合理的维修周期提供依据,并选择合理的维修施工方案。对维修替换下来的轨道材料,研究其合理使用和发挥其效用等经济问题。

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有:线路总长度,土石方工程量,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主要材料、人工和能源消耗量,初始建造费,维修费,投资回收期,全寿命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等。除铁路本身的技术经济指标外,还要全面考虑对沿线农、工、商、交通运输各业的经济影响,常用可行性分析的方法作出综合的国民经济评价。对此,各国采用的评价方法有所不同。如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私营铁路上,以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差额与总投资额的比值,即以净现值计算的投资利润率较大的方案为优;在中国和苏联,传统方法是总投资额乘以效果系数与经常费支出之和较小的方案为优。在中国这种方法正在改进,主要内容是:

(1)尽可能把对铁路以外的经济影响纳入投资与经常费支出的范围一并核算;

(2)把工期长短对铁路收益大小的影响计算在内;

(3)对多因素的设计方案,采用计算机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