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

在铁路线路的控制点间,根据运输的需要和自然条件,选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最佳线路建设方案。铁路选线的基本任务是确定线路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面位置,并确定车站和各种铁路建筑物的分布。

选线的依据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线路意义

铁路修建的经济、政治和国防方面的意义,以及在铁路网中所起的作用。线路意义是确定线路走向和技术标准的主要依据。一般说来,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国防意义,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直通运量很大的铁路,确定线路走向时,既应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又要照顾沿线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还应尽可能经过附近不远的城市,以避免另修支线。为某一地区服务,仅具地方意义的铁路,确定线路走向时,则应以满足地方运输需要为主,尽量经过或靠近地方经济中心,以充分发挥支援工农业的作用。

技术标准

铁路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主要有机车牵引种类,以及线路的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等标准。这些标准与铁路选线密切相关。例如在铁路选线时,采用小的限制坡度,则线路适于通过地势较平缓的地带;若采用较大的限制坡度,则线路可以通过地势较陡峭的地带。尤其是在复杂山区越岭隧道前后,线路往往要展线以争取高度,如果采用不同的限制坡度,选出的线路位置也不同。又如采用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同,选出的线路位置也不同。

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铁路选线应尽可能“适应自然”,即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铁路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铁路修建工程量,并便于维修养护。铁路选线时,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需采取不同的选线原则,主要有:选出的线路应尽量绕避严重的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沙漠地段和高烈度地震区;在越岭地段一定要选好垭口,垭口和引线的地形、地质条件要好,山体要薄,垭口标高要低;沿河地段要选在地形比较平坦,不良地质现象少的一岸;平原地区选线要注意线路平顺,尽量避免穿过集中的居民点和经济作物区,并注意洪水泛滥的影响。

选线步骤

铁路选线一般要经过踏勘、初测和定测三个步骤。踏勘是在方案研究阶段进行,初测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定测则在施工设计阶段进行。各阶段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也不一样。

踏勘

对线路走向、主要技术标准和经济效果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和研究。踏勘工作的内容有:

(1)搜集资料。在踏勘前,首先要充分搜集线路起迄点间的地形图地质图、河流水系图、航摄相片、卫星照片,以及有关规划报告、图表和经济资料等。然后认真判释航摄相片和卫星照片,对照地形、地质图等,熟悉线路所通过地区的地形起伏、水文网分布、地层地质构造、重大不良地质现象位置及规模等。在地形困难、地质复杂地区,必要时可用航测,测制比例尺为1:10000至1:20000的大面积的航测图供研究方案使用。

(2)研究方案。根据搜集的资料,对线路接轨点、线路走向、车站及大型建筑物的分布、限制坡度、机车类型等,在大面积范围内进行方案研究和比选。研究和比选的要求是:地域广,因素齐全,不遗漏有比较价值的方案。方案比选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线路方案满足政治、经济、国防要求的程度;在铁路网中作用的大小;线路建筑费用、工程指标以及运营费用和运营指标的高低。最后经过综合分析,提出几个可比方案。

(3)踏勘现场。对可比方案进行踏勘,其重点是踏勘越岭地段、大河桥渡地段、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区和大型水库区,以及同工交和国防部门有密切关系的地段。踏勘的主要工作是核对地形、地质、水文情况,调查其他有关事项,以使方案有更可靠的基础。

(4)提出踏勘报告或线路方案报告。报告应着重说明线路方案的比选情况和全线的自然条件,并对线路方案的接轨点、线路走向、限制坡度、机车类型和交路,以及对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等提出初步选择意见,此外,报告还附有线路平面、纵断面缩图和线路建设投资估算。在中国,踏勘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的重要依据。

初测

在踏勘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线路走向和主要技术标准进行测量和勘探,以确定线路方案。其重点是对越岭地段通过不同垭口的方案,沿河运行在左岸和右岸的方案,以及跨越大河不同桥位的方案,通过或绕避不良地质地段的方案和站址选择方案等,做进一步研究和现场勘察。其工作的内容有:

(1)进行全线测量。包括全线导线测量、水平测量、1:2000~1:5000线路带状地形图测量、桥隧及路基工点1:500~1:1000地形测量、地质调查和水文、 给水、调查测量等。对于控制方案的地质复杂地区(如越岭地区、不良地质地区、通过活动断裂的大河桥渡区等等)要进行较大面积的地质测绘,填绘1:1000~1:25000工程地质图。对于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如果用测绘手段不能准确查明时,则应进行勘探。勘探一般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2)进行纸上定线。在进行全线测量和勘探的基础上,应在纸上确定线路平面位置、车站位置、线路纵坡等。对大桥桥位、越岭隧道、沿河左右线和绕避不良地质等地段应有比较方案。

(3)提交全线平剖面图、全线工程地质图及全线工程数量方案,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使用。

定测

施工设计阶段的野外测量、勘探和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已批标的线路方案,钉立线路中心桩,测量其高程及横断面,进行桥梁、隧道、车站等工点的测量和钻探工作。在定测过程中,要将全部线路平面、纵断面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必要的改善,以确定线路平面位置和纵断面的坡度。

线路平面、纵断面的改善,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线路转角位置和曲线半径的改善;陡坡地段线路位置的调整;车站位置的局部移动;对不良地质地段的桥梁、隧道、路基工点位置的改善等。

在全线平面位置和纵坡确定后,其他结构物的设计可以依次进行,并提出修正总概算,交付施工。

动态

铁路选线涉及专业多,工作较复杂,既有大量的野外测量、勘探、调查工作,又有繁重的室内研究、分析、计算工作。因此,选线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较长的时间。为了提高选线工作效率,近年来,选线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较迅速的发展。

在测量、制图和调查方面

广泛使用航空测量制图技术,减少了大量野外测绘与调查工作。中国已应用航空勘测技术为铁路选线测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并用航摄相片判释地质、水文和其他选线所需的资料。今后,应用航测技术测制工点地形图和断面图,推广使用影象地图、数控绘图、数字地面模型,以及应用遥感新技术等,是勘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地质勘探方面

广泛采用多种物探法(如地震法、电法、磁法、声波法、放射性法、综合测井法、微动勘探法等),并采用全息地震仪、电子雷达、微重力仪等先进仪器。中国已制成适合于工程地质钻探,具有回转、震动、冲击多种功能的钻机;静力触探等现地测试技术已获得较广泛的应用;地震法、电法等物探方法在工程地质勘探中也得到较广的应用。今后,广泛采用多种物探法和先进仪器,采用激光全息地层倍面讯息投影和探制岩溶部分地质数据的新技术,是钻探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设计、计算方面

采用电子计算机能够大大地提高铁路勘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中国已逐步利用电算程序进行选线设计。选线设计内的具体工作,如方案比选,自动绘图,半径选择,编制预概算等,都使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今后,电子计算机必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