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400字

浏览

本文有《水浒传》读后感之智取生辰纲(372字)、小英雄雨来读后感优秀作文(420字)、读LeiF的故事有感(361字)、一只躲雨的丑小猫读后感(408字)、假如她是中国人优秀作文(367字)、丹柯读后感(385字)、读《钓鱼的启示》有感优秀作文(371字)、丑小鸭的故事读后感(437字)等400字左右的初一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供您参阅。

《水浒传》读后感之智取生辰纲_400字

上周,我买了一本书,叫《水浒传》。我特别爱看其中的“智取生辰纲”,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杨志押着生辰纲,路经黄泥冈时,中了吴用的巧计,丢了生辰纲。

想必大家都知道吴用是谁吧?没错,他就是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在水浒传里,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什么“智取生辰纲”,“吴军师智赚玉麒麟”,“北京城军师巧用兵”……都是他的“杰作”。

看了这个,我不禁又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的人,也非常聪明,干出许多至今都无法解答的“怪名堂”,比如“八阵图”,“八卦阵”,“雁羽阵”……,是一位出色的阵型“设计师”。

不管是吴用还是诸葛亮,他们都很聪明。但这不是天生的,他们一定都付出了许多时间去读书,学习。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会和他们一样聪明的,爱迪生还说:“天才是一份的天赋,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

加油吧,李帆!

成语大名鼎鼎:大名鼎鼎[dà míng dǐng dǐng],意指鼎鼎,盛大貌。“大名鼎鼎”形容人的名气声望很大。语或出《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源]《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黄胖姑心上很晓得这个说头的来历,而且同他也有往来;因为想赚贾大少爷的钱,只得装作不知。又假意说道:“大爷你既有这样门路,那是顶近便没有了。为甚麽不去找找他呢?”那贾大少爷道:“动身的时候,原问过老人家,老人家道:『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所以我来问你,到底他如今怎麽样?”[典故]“鼎”是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金属器具,也是古代礼仪中的重器。夏禹时,以九州贡金铸成九鼎,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鼎”因此引申有分量极重之意,“鼎鼎”,即是形容盛大的样子。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中有一段话:“老人家道:『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指这个人名气如此之大,京城里没有人不晓得的,就是用“鼎鼎”来形容一个人的盛名。後来“大名鼎鼎”就被用来形容人的名气声望很大。

成语足智多谋: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如: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又如: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_400字

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课文写了12岁的雨来掩护革命干部和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雨来上夜校,他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鬼子来“扫荡”了,雨来自己在家中读书,交通员李大叔忽然跑了过来,藏到缸下地洞里,鬼子没有找到李大叔,便把雨来绑了起来。鬼子拿糖让雨来吃,雨来没有吃,鬼子又问雨来,但雨来仍然说没看见,鬼子又扭雨来的耳朵,向两边拉,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但雨来始终说没看见,气得鬼子说::“拉出去,枪毙!”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枪声,便哭了起来。忽然,河面上露出了雨来的小脑袋。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去了,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从水底游到远处了。

自从看过《小英雄雨来》以后,我发现每一个小英雄都有不怕死的精神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读LeiF的故事有感_400字

过两天班里要出关于LeiF事迹题材的板报,我在家里的书架上找关于LeiF事迹的书籍做参考,终于找到一本《LeiF的故事》,我决定先好好读一读。

当我读完这本书以后,LeiF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解放前,他吃过很多苦,和小伙伴儿们一起上山砍柴被坏人砍伤。解放后,LeiF在夜校教过书。治理过沩水河,曾经抗洪抢险勇救拖拉机等。LeiF是一个不计个人得失的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一生不知做了多少好事,帮助过多少人,如:帮大娘寻子,雨中助人等。他曾在日记里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就是LeiF崇高的愿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LeiF那种严于律已的精神,那种乐于助人的品格,那种一生都在做好事的毅力,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语乐于助人:很乐意帮助别人。如: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康同璧的乐于助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家庭的影响。”又如: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康同璧的乐于助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家庭的影响。”

一只躲雨的丑小猫读后感_400字

有一种温暖叫善良

《一只躲雨的丑小猫》让我感受到,不管是美丽还是丑陋,宝贵还是贫贱,世界中所有的一切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我们大家互相尊重。短文中,驾驶员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感动了我。

那位驾驶员为了拯救这个“鲜活的生命,”不惜在高峰期时停下车来,把那些赶时间的事抛在身后。可是接下来就是一声“咒骂”,可那位驾驶员抗住了,不在乎其他司机的喇叭声,他坚持自己的做法。

我敬佩这位驾驶员,因为他明白世界中万物都是平等的,它们都应该被尊重。假如换成是你的亲人呢?那你也不停下车来,直接撞上去吗?那为什么就不能换成一只普普通通的小猫呢。

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受到,只要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能够拥有这种温暖——善良,我看石头也开花,铁能融化,小猫从惶恐,绝望中感到感激。或许它出生以来从来没有受到任何的爱抚和温暖。

读完了全文,泪水铺满了我的脸蛋,我再次看见最后一句话时,泪水滴在了纸上,流下了两道深深的痕迹。

成语普普通通:指平常的,一般的。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十章:“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能有多少本事呢!”又如:不老实,也不浮滑,普普通通,是不是呢?——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

假如她是中国人_400字

读完《卖火柴的小姑娘》这本书,我心里十分激动。

书中描写一个小女孩,她爸爸没有工作,为了挣钱过生活,她不得不在大雪纷飞的新年里卖火柴。在街上,她受尽了欺负,可还是没有一个人去买她的火柴。小女孩不敢回家,坐在墙角下,划起火柴。从火光中,仿佛看见了死去的奶奶,仿佛看到了一只只烤鹅正摇摇摆摆地飞舞。可是,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幻觉罢了。第二天,她走入了天堂。

看了这个故事,我思绪万千:在那人吃人的国家里,就连一个小女孩也不能幸免。

假如她是中国人,她爸爸一定在工作。她会像我们一样幸福。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我们自己。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生活中,还经常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可是,我们还是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

如果我是这位小女孩,我就不会去卖火柴,更不会在新年那天去卖火柴。

我与她比,真的差远了!

成语饭来张口: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那婆子道:‘我的奶奶,你饭来张口,水来湿手,这等插金带银,呼奴使婢,又惹什么气?’”又如:朱延年一辈子娇生惯养,做惯了大老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的好,穿得美,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十

成语娇生惯养:娇生惯养[jiāo shēng guàn yǎng],意指在备受宠爱纵容中成长。语或出《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源]《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琏哥眼里噙着泪,口里又不敢哭,起来站着。晁思才老婆说:“你不该与老七爷磕头麽?就起去了?快过来磕头!”琏哥也只得过来与晁思才磕了两个头。晁思才吆喝道:“怎麽?不该与老七奶奶磕头麽?”琏哥又跪下磕头。这时可怜小琏哥!本是娇生惯养子,做了奴颜婢膝人。日间直等吃剩的饭与他两碗,也不管什麽冷热;晚上叫他在厨房炕上睡觉,也没床被盖。六七岁的个孩子,叫他大块的扫地,提夜壶,倒尿盆子,牵了驴子沿了城墙放驴,作践的三分似人,七分似鬼,打骂的肚里有了积气。[典故]“娇生惯养”指在备受宠爱纵容中成长。此语见於《醒世姻缘传》。《醒世姻缘传》是清朝蒲松龄撰,共一百回。写狄希陈两世恶缘的报应,着重於描写家庭社会的各种现象,尤其是妇女的悍妒、家庭怨憎之事,都归因於阴骘果报之说。其中有一段描述农民晁无晏、晁思才称霸族里,不得善终的故事。晁无晏死後,晁思才想要谋取晁无晏的家财,假意收留晁无晏的儿子小琏哥,却把小琏哥当奴婢使唤,还要他跪着磕头。作者在文中写了一句:“本是娇生惯养子,做了奴颜婢膝人。”是说小琏哥从小是晁无晏的独子,备受宠爱,没吃过什麽苦,没想到却落了当人奴婢。晁思才因为谋夺晁无晏的家财,所以想斩草除根,以除後患。他对小琏哥十分刻薄,不让他吃饱,晚上睡在厨房的炕上,没有床没有被,又打又骂,作牛作马,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变得又瘦又病。还好後来晁夫人收留他,晁思才也因作恶太多而死,又一印证果报之说。

丹柯读后感_400字

读了《丹柯的故事》,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体会到了人格的伟大,人博大的胸怀!

丹柯在族人并不完全信任和理解下,为了拯救族人,历尽艰辛,最后不惜献出生命,把族人领出绝境,而那些不知好歹的族人却光顾胜利的喜悦,却没有在意拯救他们而死的丹柯,我真为丹柯感到伤心!

丹柯在面临族人的咒骂下,却没有对这群绝境中令人感到愤怒,而是对族人的爱越来越强,丹柯爱这些族人,丹柯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他们,用自己燃烧着的爱的心为族人朝去出森林的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望着那获得希望的人们,丹柯笑了,丹柯骄傲地为自己拯救了自己的族人而快乐地笑了!

丹柯这勇敢、责任感和坚毅、果断的行为使我自愧不如,我要学习丹柯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要先考虑别人的处境,不能只顾自己,学习丹柯大无畏的精神!用一颗博大的心包容这一切!用一颗爱的心理解他人的处境!

成语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如: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做儿的不知好歹,做娘的不辨清浊。”又如:袭人也帮着抢白我,说了我许多不知好歹的话,回不得主了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成语自愧不如: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如:《战国策·齐策一》:“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又如: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怪和苏格拉底都自愧不如的特权阶级。——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_400字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个男孩的父亲带着他来到一个小岛上去钓鱼。然后,那个男孩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可是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让他把那条大鲈鱼放回湖里去……那个男孩长大后回忆说,父亲的教导使他一生受益不尽!让他道德成长。

是呀,人的生命是有限。但是,你可以把你的生命价值发挥到最大。那就要多干好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努力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人。

不过,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天是广播操比赛,我把校服借给了六年级的同学。于是,我和杨春雪等人在操场上等待。这时,我捡到了一个钱包。我悄悄地把它放进了口袋里,走到妈妈身边,我把钱包塞给了她,妈妈问我:“这是谁的?”“我捡的。”我答道。妈妈批评了我后,又让我把这个钱包交给孟老师。孟老师很快找到了失主,并夸奖了我。我认为这夸奖比金子更值价,是金子都买不到的。

丑小鸭的故事读后感_400字

《丑小鸭》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童话,它讲的是一只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的丑小鸭的形象。但是它的心中一直怀有一份梦想,因为这份梦想,它在困难前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漂亮高贵的天鹅,它感到幸福,感到温暖。

爱心之美,人之皆有。世间有谁不爱美?可是外表美虽然重要,但心灵美更加重要。要是心灵美、品德美、智慧美、语言美、行动美,这是世上最美的人。虽然外表美,但心里不美,那也是很丑的。有些人,为了外表美,不惜牺牲一切,那是美吗?有些人,虽然长得丑,但肯努力、勤奋、善良,难道这是丑吗?

读完这篇课文,使我明白到:外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内心是否美,是否纯洁。丑小鸭变成天鹅,这一切都源于它心中那一份永恒的梦想。大家都能成为只要你坚定信念,坚持自己美丽的梦想,并坚持不懈地去奋斗,你会成功的,你会变成一只美丽的、展翅飞翔的天鹅。

我从《丑小鸭》这篇课文中体验到美的真谛,明白美的内涵――内心美,让我们变成天鹅,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高飞。

成语展翅高飞:指鸟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亦比喻充分发挥才能,施展抱负。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便是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展翅高飞。”又如:吴吉昌像久困在笼中的鸟,一旦获得解放,他就要立即展翅高飞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成语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

《生命生命》读后感_400字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利用飞蛾、香瓜苗、心跳几个方面写出了生命的伟大与重要。我读完之后,深有感触,特别是文中一些精彩的句子,使我陶醉其中。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类似于作者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我在上书法课,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旁边的一个笔砚前飞来飞去,像是对它很感兴趣。一会跑到笔砚的这边,一会跑到笔砚的那边。正在它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个同学的毛笔上没有墨汁了,过来蘸墨,把它一下子摁到了墨里。小小的它,在墨里无助的挣扎着,虽然它也知道自己已经逃不过这一劫了,但它还是尽自己的全力,试图从这黑乎乎的墨里逃出来。过了一会儿,蛾子忽然不动了,我心想:“蛾子呀蛾子,你真是不自量力,就凭你,还想从这里逃出来?你就等死吧!”又过了了一会儿,蛾子又用一股新的劲头挣扎了起来。这一幕,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生命是宝贵的,大家要珍惜生命!

成语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如:《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如:哎,那骂得可真也是不亦乐乎。——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成语不自量力: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如:《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又如: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不自量力,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愤怒的小孩_400字

《愤怒的小孩》是一部儿童喜剧片,主要讲述了孙小傲因为爸爸和妈妈在国外工作,他跟着爷爷一块生活,爸爸妈妈答应在暑假的时候一块回来给孙小傲过生日,可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回来,孙小傲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孙小傲离家出走的三天内经历的惊险而又有趣的事情。

在这部电影中,孙小傲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孙小傲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他富有正义感,主动帮助被坏人追击的兰兰,而且面对危险的时候毫不畏惧,总是勇敢的面对困难,用自己的聪明化险为夷。

我非常喜欢影片中的孙小傲,今后我要向他学习,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多动脑子,积极地想办法,而且也要多帮助有困难的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对爸爸和妈妈们说一句:“爸爸和妈妈,希望你们能抽出时间多陪陪我们,我知道你们工作很忙,但也一定不要忽略我们。”我还要对孙小傲说:“即使爸爸和妈妈不能陪你,你也要体谅父母,不能私自离家出走。”

成语化险为夷:化险为夷[huà xiǎn wéi yí],意指转化危险为平安。语本唐·韩云卿〈平蛮颂〉。[源]唐·韩云卿〈平蛮颂〉(据《全唐文·卷四四一·韩云卿》引)惟大历十二年,桂林象郡之外,有西原贼率潘长安,伪称安南王。诱胁夷蛮,连跨州邑,鼠伏蚁聚,贼害平人。南距雕题交趾,西控昆明夜郎,北洎黔巫衡湘,弥亘万里,人不解甲。天子命陇西县男昌巙领桂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持节招讨,斩首二百余级,擒获元恶并其下将率八十四人,生献阙下,其余逼逐俘虏二十余万,并给耕牛种粮,令还旧居。统外一十八州牧守,羁縻反覆,历代不宾,皆受首请罪,愿为臣妾。嘉其自新,俾守厥旧。商农渔樵,各复其业;悼耋鳏寡,各安其宅。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五岭之人,若出元泉而观白日,如蹈烈火而蒙寒冰。书上闻,优诏嘉焉。公卿百辟,将校耆艾,咸愿歌颂勋烈,以铭於石。[典故]吐蕃本是中国西部古老游牧民族羌人的一支,早就和中原的汉人有往来,唐朝时的接触亦颇为频繁,太宗贞观年间,更与唐宗室通婚和亲。安史之乱後,唐的国际地位出现了变化,西南防务无暇顾及,自此边疆民族常乘机侵扰边境。代宗广德元年,吐蕃一度攻入长安,使代宗东逃至陕州,後在郭子仪的领兵抗御下,吐蕃虽然退兵,却仍时常威胁京畿重地及陇右、剑南诸地。大历十二年,吐蕃又来犯,朝廷派崔宁应战,告捷,据史书载:“破吐蕃十万,斩首八千,生擒九百人。”韩云卿〈平蛮颂〉一文即记此事。文中赞颂唐王朝对战败部族的处置极为妥当,使为恶者受到应有的惩处,自新者得到适合的嘉勉,“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即把原有的灾祸之气转变成和煦的暖阳,坎坷堪忧的前途改造成平坦的道路。後来“化险为夷”从这里演变而出,被用来形容转化危险为平安。

成语无暇顾及:暇:闲暇;顾及:照顾到。没有功夫顾及到。如:那时只要一个“俄”字,已够惊心动魄,自然无暇顾及时代和内容。——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