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絮凝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

浏览

用羧甲基壳聚糖(CMCTS)复合聚合氯化铁(PFC)对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活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引入PFC作为助凝剂的脱色效果优于单纯使用CMCTS。采用此复合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5,CMCTS和PFC的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90mg/L和2mg/L。在此优化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3.8%,COD去除率达89.6%。
[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29X(2009)07-0057-03
印染废水色度深、COD含量高、排放量大,对其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目前用于染料废水脱色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絮凝法、吸附法、氧化法和生化处理法等。絮凝法以其占地少、成本低、管理方便成为处理染料废水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的无机絮凝剂对疏水性染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染料脱色效率较高,但对水溶性好、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活性、酸性染料脱色效果较差,且处理成本高〔1〕,因此近几年人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上。羧甲基壳聚糖(CMCTS)是一种无毒的新型高分子絮凝剂,同无机絮凝剂相比,具有投加量少、沉降速度快、处理效果好及对污泥的脱水性能好等优点,在水处理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CMCTS处理染料废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2-7〕。笔者用自制的CMCTS与聚合氯化铁(PFC)絮凝剂复合使用,对水溶性好、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活性艳蓝染料废水进行脱色试验,并比较了CM-CTS、PFC单独作用与它们复配作用下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试剂絮凝脱色效果良好。
1.实验部分
1.1主要仪器及试剂
721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JJ-4六联电动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pHS-1型酸度计(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试剂:活性艳蓝KN-R、蒽醌类水溶性染料,某印染厂提供的工业品,配制成100mg/L的染料模拟废水;羧甲基壳聚糖(CMCTS),自制,配成10g/L溶液;聚合氯化铁(PFC),配成0.5g/L溶液;氯乙酸、氢氧化钠、乙醇、冰醋酸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2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将5g壳聚糖加30mL无水乙醇浸泡1h,再加入32mL质量分数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h,转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将称取的12g氯乙酸分4次加入,控制温度为60℃,反应3.0h制得粗品。用醋酸调pH至7,过滤,先用质量分数75%的乙醇溶液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抽滤,干燥得产品。
1.3脱色实验
取染料模拟废水200mL于烧杯中,调节pH,加入适量的絮凝剂,先快速搅拌1min,再慢速搅拌3min,静置沉降后,取上清液在最大吸收波长598nm处测吸光度,计算脱色率(η)。
η=[(A0-A)/A0]×100%
式中:A0、A———处理前后水样的吸光度。
1.4COD的测定
COD采用标准K2Cr2O7法测定〔8〕。
2.结果与讨论2.1CMCTS絮凝剂的脱色效果
2.1.1投加量对CMCTS脱色效果的影响
在不同CMCTS投加量下,考察CMCTS对pH分别为4、5、6的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见图1。

由图1可见,随着CMCTS用量的增加,脱色率逐渐增大,CMCTS为110mg/L时,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可达89.1%,若再增加絮凝剂的用量,脱色率反而降低。因此CMCTS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110mg/L。
2.1.2pH对CMCTS脱色效果的影响
当CMCTS投加质量浓度为110mg/L时,用HCl或NaOH将染料模拟废水调至不同的pH进行脱色实验,脱色结果见图2。

由图2可见,pH对脱色效果有较大影响。CMCTS是两性物质,在pH较低的溶液中,CMCTS中羧基电离受到抑制,呈阳离子性,此时活性艳蓝染料中的氨基因结合H+带部分正电荷,与絮凝剂产生电荷排斥,使絮凝脱色率不高。随着pH升高,活性艳蓝分子中的磺酸基转变为磺酸盐,呈阴离子性,此时与CMCTS发生电中和及吸附架桥等作用,脱色效果明显增强。继续升高pH,CMCTS中羧基几乎全部形成羧酸根阴离子,与染料阴离子产生电荷排斥,且此时CMCTS长链上的羧酸根、氨基及羟基形成氢键的能力增强,分子链易发生卷曲和聚集,从而使吸附能力迅速下降。所以脱色处理适宜的pH为4~6,本实验pH选5。
2.1.3沉降时间对CMCTS脱色效果的影响
在上述最佳条件下进行脱色实验,每隔一定时间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沉降时间越长,脱色效果越好,即产生的絮体越大,沉降越完全,上清液的色度越小。沉降时间超过4h,脱色率变化缓慢,考虑到脱色效率和处理成本,最佳沉降时间选4h。
2.1.4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对CMCTS脱色效果的影响
恰当的搅拌速度和时间有利于絮凝剂发挥更好的效用,加速絮凝过程,提高脱色效果。实验表明,选择先快速搅拌1min,再慢速搅拌3min,脱色效果最佳。
2.2PFC的脱色效果
2.2.1pH对PFC脱色效果的影响
在PFC投加质量浓度为250mg/L时,调节染料废水的pH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开始随着染料废水pH的升高,脱色率增大,在pH为5时,其脱色效果最好。这是由于随pH的升高,水样中的羟基增多,有利于铁离子形成带有大量正电荷的Fe(OH)2+、Fe(OH)2+、Fe4(OH)84+等羟基离子和聚羟阳离子,它们可与带有负电荷的染料离子发生电中和及压缩双电层等作用,能有效地使染料粒子脱稳而聚沉。当染料废水的pH继续升高时,脱色效果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羟基继续增多,使得带正电的铁羟基离子转化为Fe(OH)3胶体、[Fe(OH)4]-、[Fe(OH)5]2-等不带电或带负电的羟基化合物,这些水解产物不能起到电中和及压缩双电层的作用,因此絮凝效果不好,脱色能力下降。由此可见pH对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较大,pH在4~6之间脱色效果明显,pH为5时脱色效果最佳。
2.2.2投加量对PFC脱色效果的影响
不同PFC投加量下,废水脱色率的变化见图4。

由图4可见,PFC用量达到350mg/L时脱色效果最好,此后再增加絮凝剂的量,脱色率反而会降低。这与一般的絮凝现象相一致。因此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350mg/L。
2.3CMCTS-PFC复合絮凝剂脱色效果
试验研究了以CMCTS为主,配加少量PFC组成的复合絮凝剂的脱色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2.3.1CMCTS-PFC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不同絮凝剂CMCTS及助凝剂PFC投加量下,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变化见表1。

由表1可见,CMCTS中加入少量PFC可以明显提高脱色效果。当CMCTS用量较少时,PFC的助凝作用更为突出,随PFC用量的增加,脱色效果增强。可能因为PFC是无机试剂,反应速度快,其水解产物是带有大量正电荷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能迅速中和带相反电荷的染料离子,使CMCTS长链易于接近并吸附电中性的染料分子,形成大的絮体而沉降,提高脱色效果。继续增加PFC用量,脱色效果反而降低。可能是因为过量的PFC会使原来因电中和而失稳的染料粒子又带上正电荷,重新进入水样中。
当PFC用量一定时,随CMCTS用量的增加,脱色率先增大后减小,而且数值变化较大,这说明CMCTS在絮凝脱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不仅中和电荷,而且要利用其线性结构,架桥吸附染料分子及细小分散絮体,以形成较大絮体,聚集沉降。因此CMCTS与PFC复合使用时最佳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90、2mg/L。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絮凝沉淀物的颜色与染料水样原色基本相同,说明絮凝过程没有破坏染料分子的结构,而是通过电中和及吸附架桥等作用达到脱色的效果。
2.3.2pH对复合絮凝剂脱色效果的影响
在上述最佳条件下,调节pH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在pH=5时,脱色率最高。说明加入少量的PFC对最佳pH几乎不产生影响。
2.4絮凝效果对比实验
用CMCTS、PFC及CMCTS-PFC3种絮凝剂,分别在各自的最佳条件下处理染料废水,处理效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合成的CMCTS对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活性染料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且絮凝剂用量少。PFC对小分子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不及CMCTS,且投加量较大。当PFC作为助凝剂与CMCTS复合使用时,在絮凝剂用量减少的情况下,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都有明显提高。
3结论
(1)CMCTS对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活性染料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该絮凝剂用量少、沉降时间短,其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优于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铁。
(2)PFC作为助凝剂与CMCTS复合使用时,其脱色效果比单纯CMCTS的脱色效果好。复合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的适宜条件为:在常温下,pH为5,CMCTS、PFC质量浓度分别为90、2mg/L,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3.8%和89.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