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胡杨的处方

浏览

胡杨(别名胡桐、胡桐泪[树脂]、异叶杨、托奥罗依[蒙名]),树脂:苦,寒。树脂:清热解毒,制酸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牙痛,淋巴结结核,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胃酸过多;外用治中耳炎,痔疮。根:驱虫。叶:平肝。用于高血压病。花序:止血。外用止血。本文介绍了含有胡杨的处方57个。

处方1、藁本散

处方藁本1两,川芎半两,细辛半两,胡桐律3钱,白矾灰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一指蘸药擦牙病处,吐津,误咽不妨,无时。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2、槐枝煎

处方槐枝(二三月采好者,锉)1斗,桑枝(锉)1斗,柳枝(锉)1斗(3味以水5斗,隔宿浸,次日入锅文武火煎,约得1斗,去滓,再入铜铛煎至5升入后药),槐蛀虫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藁木(去苗土)1两,胡桐泪半两,升麻半两,莽草半两,麝香(研)1分。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上将后7味为末,入前药汁内,更煎如饧。临卧净漱口,以药半匙敷痛处,有涎即吐之,临卧再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3、槐枝汤

别名莽草叶散

处方槐枝5握(锉),升麻1两,莽草1两,胡桐泪1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3服。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盏,煎2-3沸,通口漱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4、揩齿皂荚散

处方皂荚2挺(去皮),空青半两,曾青半两,胡桐泪半两,戎盐(研)半两,石膏(研)半两,丹砂(研)半两,麝香(研)1钱。

制法上除丹砂、麝香外,共为散,用湿纸3-5重裹,更以黄泥外裹,用炭火烧通赤,去火候冷,去泥入丹砂、麝香,同研为散。

功能主治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齿槽固密,诸疾不生。

用法用量每日如常揩齿。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5、葶苈子

处方葶苈子1分(微炒),胡桐律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蚀口及齿断,宣露齿落,臭秽不可近。

用法用量以腊月猪脂半两调和,微煎为膏,用柳条箸子,以绵裹,微微揾药,时时烙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6、馘鬼散

处方黄连、胡桐泪、荆芥穗、薄荷、升麻、羊胫骨灰各等分,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胃热齿痛。

用法用量擦牙。

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二引李东垣

处方7、黄矾散

处方黄矾(甘锅烧通赤研入)1两,生干地黄(焙)半两,胡桐泪半两,升麻半两,干虾蟆头2枚(炙焦)。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龈宣露,及骨槽风,小儿急疳,龈肉肿烂。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匕,干贴。良久吐津,甘草水漱口。1-2服立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8、棘刺散

处方棘刺(烧灰)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菖蒲半两,莎草根(炒)半两,鸡舌香半两,青木香1分,青黛(研)1分,胡桐泪(研)1分,干姜(炮)1分(1方有青葙子,无细辛)。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牙齿摇动,血出宣露,口臭,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匕,以绵裹含化。有涎吐之;或以绵裹贴齿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9、大效丸

处方乌头1两,附子1两(2味去皮脐,为末,用醋1升,煎尽为度;又入好酒1升再煎,成膏后,入诸药),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分,细辛(去苗叶)1分,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分,人参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桂(去粗皮)1分,干蝎(炒)1分,木香1分,乳香(研)1分,草豆蔻(去皮)1分,硇砂(研)1分,胡桐泪1分,槟榔(锉)1分,腻粉1分,不灰木1分。

制法上将15味为末,入2味膏子内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坏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如阳盛,研牛黄、腻粉,水下;如阴盛发厥,心胸结痞,煎柳枝汤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处方10、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丹砂半两,麝香1分。

制法上为极细散。

功能主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

用法用量常用揩齿。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11、胡桐泪散

处方松节1两,细辛半两,胡桐泪1两,蜀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骨槽风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分5次用,每次以酒2盏,煎10余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12、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铜绿1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药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牙疳疮。

用法用量每用药少许,以鸡翎扫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13、枸杞根散

处方枸杞根2两,槐白皮2两,胡桐泪1两,细辛1两,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龈宣露,脓血口臭。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14、胡桐泪汤

处方白芷、麦冬、当归、生地、花粉、石膏、细辛、升麻、干葛、胡桐泪。

功能主治小儿卧时,开口当风,吸入风邪,留连不解,令齿缝酸痛。

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处方15、灵宝丹

别名归命丹、返魂丹

处方光明砂1两半(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荞麦灰汁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硫黄1两(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无灰酒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雄黄1两(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米醋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自然铜1两(先捣碎,细研如粉)。以上4味,用1有盖瓷瓶子,先以金箔3片,铺子瓶子底上,便入硫黄,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雄黄,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朱砂,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自然铜;又以金箔3片盖之;以瓶子盖合,却不用固济,于灰池内坐瓶子令稳,以火养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半斤,围瓶子,去瓶子3寸;第二日用熟火10两,去瓶子2寸半;第3日用火1斤,去瓶子2寸;以火尽为度。候冷,取药出瓶子,以纸3重裹药,于净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细。磁石(以醋淬20遍,捣罗,细研如粉)3分,阳起石(研如粉)3分,长理石(细研如粉)3分,紫石英(细研如粉)3分。用1有盖瓷瓶子,先磁石,次入阳起石,次入长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1依前法,以盖子合之,其口不固济、用火养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1斤,去瓶子3寸;第2日用火3斤,去瓶子2寸;第3日用火半秤,去瓶子3寸。1日至夜,任火自消,候冷取出药,用纸裹入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极细。牛黄1两,龙脑1两,麝香1两,腽肭脐(酒刷,微炙)1两,龙齿1两,虎胫骨(涂酒炙令黄)1两(上6味为末,更细研如粉),钟乳10两(以绢袋子盛,先以长流水煮半日,后弃其水,别用水5斗,煎取1斗,煮后草药,留钟乳水3合,磨生犀角3分),远志(去心)1两1分,巴戟1两1分,苦参1两1分,乌蛇(酒浸,去皮骨,微炙)1两1分,仙灵脾1两1分,天麻1两1分(上6味,粗罗为散,以前钟乳水1斗,煎至7升,用生绢袋滤去滓,澄清)。木香1两半,肉豆蔻(去壳)1两半,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黄)1两半,桂心1两半,延胡索3分,木胡桐泪3分(上6味,为粗末,以前钟乳汁7升、煎至4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当归1两(上二味,为粗散,以前钟乳汁4升,煎至3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皂荚子仁1两半(捣罗,研如粉),川芒消1两(细研),生地黄汁1升,无灰酒、童便1升。

制法上件地黄汁等,合前药汁,共计6升,纳银锅中,于静室内,以文火养至1升,下金石药末在内,以柳木篦搅,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然后入牛黄等6味,搅令极匀,即下皂荚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绵滤过,入药内,然后于乳钵内,以乳槌用力研3000-5000下,缘此药极粘如胶。研讫,分为三分,一份入上件芒硝,别更研令匀,并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中一切风,牙关紧急,及尸厥暴亡者;或打扑损多年,天阴即疼痛,动不得者。

用法用量本方加芒消,名“破棺丹”。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16、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烧赤,细研),石胆1两(细研),黄矾1两(烧灰,研),芦荟1两(细研),光明砂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川升麻1两,细辛3分,乱发灰1分,当归半两,牛膝半两(去苗),芎藭半两。

制法上为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齿漏疳,龈上生疮肿痛;足阳明胃经虚,风热所袭,传流齿牙,攻注龈肉,则至肿结妨闷,甚者与龈间津液相博,化为脓汁。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甘草汤洗漱令净,后用药敷之,有涎即吐却,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17、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分,川升麻1分,白矾灰1分,细辛半分,独活半分,麝香(细研)半分,当归半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分,白芷半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牢牙定痛。主齿痛。

用法用量夜临卧时,先揩齿,漱口令净,用少许贴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18、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槐树根5两,白蔷薇根5两,垂柳梢5两,李树根5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槽疼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19、胡桐律散

处方胡桐津1分,麒麟竭1分,白矾灰1分,黄丹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口齿疳,(匿虫)血。

用法用量每用1字,贴牙齿缝,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20、胡桐泪散

处方生地黄1斤(取汁),白矾半两(枯,研),麝香1分(细研),胡桐泪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极细末,与生地黄汁相和令匀,于银器中,即以文武火慢慢煎成膏。

功能主治骨槽风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每用1字,食后、夜卧以药于牙龈上涂之。有津即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21、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波斯盐绿1分,石胆半两,丁香1两,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固齿生肌。主牙齿根宣露摇动。

用法用量每服1字,涂敷齿根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22、胡桐律散

处方胡桐律2钱半,生地黄半两,升麻半两,川芎1两,白芷半两,细辛2钱半,烧寒水石2两(研),青盐(研)半钱,麝香(研)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牢牙止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牙痛处,吐津,误咽不妨,日用5-7次。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23、胡桐律散

别名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律半两,川芎半两,细辛半两,白芷半两,生地黄1两,青盐2钱半(研),寒水石(烧通赤,出火毒)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齿龈肿闷,宣露血出。

用法用量胡桐泪散(《金鉴》卷六十五)。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24、鸡舌香散

处方鸡舌香1两,当归(切,焙)1两,青葙子1两,干姜(炮裂)1两,菖蒲1两,莎草根(去毛)1两,木香1两,青黛(研)1两,胡桐泪(研)1两,棘刺(烧灰,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牙齿宣露,口臭血出,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用绵裹半钱匕,含化咽津。更于患处齿龈贴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25、补气泻荣汤

处方升麻6分,连翘6分,苏木3分,当归3分,全蝎3分,黄连3分,地龙3分,黄耆3分,生黄芩4分,甘草1钱半,人参2分,生地黄4分,桃仁3个,桔梗半钱,麝香少许,胡桐泪1分,虻虫(去翅足,微炒)2个,水蛭(炒令烟尽)2个。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疠风,满面连须极痒,眉毛脱落。

用法用量除连翘另锉,梧桐泪研白豆蔻2分为细末,2味另放;麝香、虻虫、水蛭3味为细末另放外,都作1服,水2大盏,酒1匙,入连翘煎至1盏6分,再入白豆蔻2味并麝香等3味,再上火煎1-2沸,去滓,早饭后、午饭前稍热服。

注意忌酒、湿面、生冷硬物。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九

处方26、地黄膏

处方生地黄1斤(取汁),胡桐泪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白矾半两(烧灰细研)。

制法先于银器中煎地黄汁,欲凝,下诸药,搅勿住手,膏成,于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牙齿宣露,齿根挺出,时出脓血不止。骨槽风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涂齿根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27、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2两,地骨皮1两,升麻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芎穷1两,藁本(去土)1两,细辛(去苗叶)1两,胡桐泪半两(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口齿宣露,(匿虫)蚀肿痒。

用法用量先用温盐汤净漱口,次以药揩之,揩了更不漱,早起、临卧用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28、牢牙散

别名牢牙齿散

处方羊筒骨灰3钱,升麻3钱,生地黄1钱,黄连1钱,石膏1钱,白茯苓5分,人参5分,胡桐泪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

功能主治牙齿无力,不能嚼物。

用法用量牢牙齿散(《普济方》卷七十)。

摘录《卫生宝鉴》卷八

处方29、加味乌须固齿补肾方

处方当归(酒洗)3两,川芎3两,熟地黄3两,川牛膝3两,枸杞子3两,香附子3两,旱莲草3两,胡桐律3两,牙皂角3两,荆芥穗3两,细辛3两,青盐6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粳米1升半煮饭,将药末拌匀,分作7团,阴干,用桑紫火烧存性,为细末,铿合盛之。

功能主治固齿却痛。主老年肾虚,牙齿动摇疼痛。

用法用量早、晚擦牙,药与水咽下。

摘录《医统》卷六十四

处方30、灵宝丹

别名归命丹、返魂丹

处方硫黄(打如皂荚子大.绢袋盛.以无灰酒煮三伏时.取出研如粉)一两,自然铜(打碎.研细如粉)一两,雄黄(打如皂荚子大.绢袋盛.以米醋煮三伏时.取出研如粉)一两,光明砂(打如皂荚子大.绢袋盛.以荞麦灰汁煮三伏时.取出研如粉)一两半。上四味,用一有盖瓷瓶子,先以金箔三片铺于瓶子底上,便入硫黄,又以金箔两片盖之,次入雄黄,又金箔两片盖之。次入朱砂,又金箔两片盖之,次入自然铜,又金箔三片盖之。以瓶子盖合却,不用固济,于灰池内坐瓶子令稳,以火养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半斤,围瓶子三寸,第二日,用熟火十两,去瓶子二寸半,第三日,用火一斤,去瓶子二寸,以火尽为度。候冷,取药出瓶子,以纸三重裹药,於净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细。磁石(烧.以醋淬二十遍.捣罗.研如粉)、紫石英(研如粉)、阳起石(研如粉)、长理石(研如粉),各三分。上四味,用一有盖瓷瓶子,先入磁石,次入阳起石,次入长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一依前法,重重入之,以盖子合其口,不固济。用火养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一斤,去瓶子三寸。第二日,用火半称,去瓶子二寸半,第三日,用火半称,去瓶子二寸。一日至夜,任火自消。候冷。取出药,用纸裹,入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极细。虎胫骨(酒涂.炙令黄)、腽肭脐(酒刷.微炙)、龙齿、龙脑、麝香、牛黄,上六味,各一两,捣罗为末,更细研如粉。钟乳十两(绢袋盛。先以长流水煮半日,弃其水,别用五斗,煎取一斗,煮诸草药。留钟乳水三合,磨生犀角三分)。天麻(去苗)、远志(去心)、仙灵脾、巴戟乌蛇(酒浸.微炙.去皮、骨用肉)、苦参,各一两一分。已上七味,捣为粗散,以前钟乳水一斗,煎至七升,用生绢滤去滓澄清。肉桂(去粗皮)、鹿茸(去毛.酥炙微黄)、木香、肉豆蔻各一两半。延胡索、胡桐律,各三分。已上六味,捣粗罗为末,以前钟乳汁七升,煎至四升,以生绢泸去滓澄清。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当归(去苗),各一两。已上二味,捣粗罗为末,以前钟乳汁四升,煎至三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生地黄汁、童子小便、无灰酒各一升,皂荚仁(打.罗如粉)一两半,上件地黄汁等,合前药汁,都计六升。内银锅中,于静室内,以文武慢火养至一升。下金石药末在内,以柳木篦搅,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然後入牛黄等六物,搅令极匀,即下皂荚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绵滤过,入在药内。然後乳钵内以锤令力士研三、五千研下,研讫分为三分,内一分入芒硝一两,更研匀(名破棺丹)圆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不仁,言语蹇涩。或痛连骨髓,或痹袭皮肤,瘙痒如虫行,顽痹如铁石,或多痰好睡;或健忘多嗔,血脉不行,肉色干瘦;或久在床枕,起便须人,语涩面浮,惟觉不健;或偶萦疾苦,卒暴而终,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凡治风病及扑伤肢节,不问轻重年月浅深,先以茶清调下红雪通中散一、二钱(方见卷之六)。须臾,以热茶投令宣泻一、两行,便依法煎生姜黑豆汤,下三粒。当以他人热手更摩所患处,须觉热彻,当觉肉内有物如火至病所。一、二百日及一年内风疾下床不得者,十服后便可行步。如患至重者,每利一度后,隔日服五粒,又住三、五日即更利,不过三十粒,平复如故。若打扑损多年,每遇天阴疼痛动不得者,可五、七服。如患风疾及扑伤肢节,十年五岁运动不能者,但依法服之,十粒便效,重者不过三十粒。有人患卒中恶暴亡者,但心头未冷,取药五粒,以醋调,摩脐中一千馀遍,当从脐四面渐暖,待眼开後,以热醋研下十圆,入口即活。如有中一切风,牙关紧急及尸厥暴亡者,以热醋研三、两圆,灌在口中,下得咽喉即活。如要常服,空心,温酒下二圆,服十粒许,寿限之内,永无风疾。此药神验,功非人智能测。

备注有三名,一名归命丹,又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1、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 细辛 川芎 白芷各4.5克 寒水石(煅)6克 生地3克 青盐0.6克

制法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牙宣。

用法用量干掺牙龈患处,待炖饭时,以温水漱去,少时再上。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32、枸杞根散

处方枸杞根 槐白皮各60克 胡桐泪 细辛各30克 川椒7.5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牙疳,齿龈宣露,脓血口臭。

用法用量每用15克,以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处方33、槐枝煎

处方槐枝(二三月采好者,锉)1斗,桑枝(锉)1斗,柳枝(锉)1斗(3味以水5斗,隔宿浸,次日入锅文武火煎,约得1斗,去滓,再入铜铛煎至5升入后药),槐蛀虫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藁木(去苗土)1两,胡桐泪半两,升麻半两,莽草半两,麝香(研)1分。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上将后7味为末,入前药汁内,更煎如饧。临卧净漱口,以药半匙敷痛处,有涎即吐之,临卧再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34、槐枝汤

别名莽草叶散

处方槐枝5握(锉),升麻1两,莽草1两,胡桐泪1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3服。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盏,煎2-3沸,通口漱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35、揩齿皂荚散

处方皂荚2挺(去皮),空青半两,曾青半两,胡桐泪半两,戎盐(研)半两,石膏(研)半两,丹砂(研)半两,麝香(研)1钱。

制法上除丹砂、麝香外,共为散,用湿纸3-5重裹,更以黄泥外裹,用炭火烧通赤,去火候冷,去泥入丹砂、麝香,同研为散。

功能主治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齿槽固密,诸疾不生。

用法用量每日如常揩齿。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36、馘鬼散

处方黄连、胡桐泪、荆芥穗、薄荷、升麻、羊胫骨灰各等分,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胃热齿痛。

用法用量擦牙。

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二引李东垣方

处方37、黄矾散

处方黄矾(甘锅烧通赤研入)1两,生干地黄(焙)半两,胡桐泪半两,升麻半两,干虾蟆头2枚(炙焦)。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龈宣露,及骨槽风,小儿急疳,龈肉肿烂。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匕,干贴。良久吐津,甘草水漱口。1-2服立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38、棘刺散

处方棘刺(烧灰)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菖蒲半两,莎草根(炒)半两,鸡舌香半两,青木香1分,青黛(研)1分,胡桐泪(研)1分,干姜(炮)1分(1方有青葙子,无细辛)。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牙齿摇动,血出宣露,口臭,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匕,以绵裹含化。有涎吐之;或以绵裹贴齿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39、大效丸

处方乌头1两,附子1两(2味去皮脐,为末,用醋1升,煎尽为度;又入好酒1升再煎,成膏后,入诸药),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分,细辛(去苗叶)1分,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分,人参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桂(去粗皮)1分,干蝎(炒)1分,木香1分,乳香(研)1分,草豆蔻(去皮)1分,硇砂(研)1分,胡桐泪1分,槟榔(锉)1分,腻粉1分,不灰木1分。

制法上将15味为末,入2味膏子内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坏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如阳盛,研牛黄、腻粉,水下;如阴盛发厥,心胸结痞,煎柳枝汤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处方40、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丹砂半两,麝香1分。

制法上为极细散。

功能主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

用法用量常用揩齿。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41、胡桐泪散

处方松节1两,细辛半两,胡桐泪1两,蜀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骨槽风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分5次用,每次以酒2盏,煎10余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42、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铜绿1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药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牙疳疮。

用法用量每用药少许,以鸡翎扫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43、枸杞根散

处方枸杞根2两,槐白皮2两,胡桐泪1两,细辛1两,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龈宣露,脓血口臭。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44、胡桐泪汤

处方白芷、麦冬、当归、生地、花粉、石膏、细辛、升麻、干葛、胡桐泪。

功能主治小儿卧时,开口当风,吸入风邪,留连不解,令齿缝酸痛。

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处方45、灵宝丹

别名归命丹、返魂丹

处方光明砂1两半(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荞麦灰汁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硫黄1两(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无灰酒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雄黄1两(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米醋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自然铜1两(先捣碎,细研如粉)。以上4味,用1有盖瓷瓶子,先以金箔3片,铺子瓶子底上,便入硫黄,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雄黄,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朱砂,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自然铜;又以金箔3片盖之;以瓶子盖合,却不用固济,于灰池内坐瓶子令稳,以火养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半斤,围瓶子,去瓶子3寸;第二日用熟火10两,去瓶子2寸半;第3日用火1斤,去瓶子2寸;以火尽为度。候冷,取药出瓶子,以纸3重裹药,于净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细。磁石(以醋淬20遍,捣罗,细研如粉)3分,阳起石(研如粉)3分,长理石(细研如粉)3分,紫石英(细研如粉)3分。用1有盖瓷瓶子,先磁石,次入阳起石,次入长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1依前法,以盖子合之,其口不固济、用火养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1斤,去瓶子3寸;第2日用火3斤,去瓶子2寸;第3日用火半秤,去瓶子3寸。1日至夜,任火自消,候冷取出药,用纸裹入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极细。牛黄1两,龙脑1两,麝香1两,腽肭脐(酒刷,微炙)1两,龙齿1两,虎胫骨(涂酒炙令黄)1两(上6味为末,更细研如粉),钟乳10两(以绢袋子盛,先以长流水煮半日,后弃其水,别用水5斗,煎取1斗,煮后草药,留钟乳水3合,磨生犀角3分),远志(去心)1两1分,巴戟1两1分,苦参1两1分,乌蛇(酒浸,去皮骨,微炙)1两1分,仙灵脾1两1分,天麻1两1分(上6味,粗罗为散,以前钟乳水1斗,煎至7升,用生绢袋滤去滓,澄清)。木香1两半,肉豆蔻(去壳)1两半,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黄)1两半,桂心1两半,延胡索3分,木胡桐泪3分(上6味,为粗末,以前钟乳汁7升、煎至4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当归1两(上二味,为粗散,以前钟乳汁4升,煎至3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皂荚子仁1两半(捣罗,研如粉),川芒消1两(细研),生地黄汁1升,无灰酒、童便1升。

制法上件地黄汁等,合前药汁,共计6升,纳银锅中,于静室内,以文火养至1升,下金石药末在内,以柳木篦搅,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然后入牛黄等6味,搅令极匀,即下皂荚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绵滤过,入药内,然后于乳钵内,以乳槌用力研3000-5000下,缘此药极粘如胶。研讫,分为三分,一份入上件芒硝,别更研令匀,并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中一切风,牙关紧急,及尸厥暴亡者;或打扑损多年,天阴即疼痛,动不得者。

用法用量本方加芒消,名“破棺丹”。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46、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烧赤,细研),石胆1两(细研),黄矾1两(烧灰,研),芦荟1两(细研),光明砂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川升麻1两,细辛3分,乱发灰1分,当归半两,牛膝半两(去苗),芎藭半两。

制法上为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齿漏疳,龈上生疮肿痛;足阳明胃经虚,风热所袭,传流齿牙,攻注龈肉,则至肿结妨闷,甚者与龈间津液相博,化为脓汁。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甘草汤洗漱令净,后用药敷之,有涎即吐却,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47、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分,川升麻1分,白矾灰1分,细辛半分,独活半分,麝香(细研)半分,当归半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分,白芷半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牢牙定痛。主齿痛。

用法用量夜临卧时,先揩齿,漱口令净,用少许贴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48、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槐树根5两,白蔷薇根5两,垂柳梢5两,李树根5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槽疼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49、胡桐泪散

处方生地黄1斤(取汁),白矾半两(枯,研),麝香1分(细研),胡桐泪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极细末,与生地黄汁相和令匀,于银器中,即以文武火慢慢煎成膏。

功能主治骨槽风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每用1字,食后、夜卧以药于牙龈上涂之。有津即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50、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1两,波斯盐绿1分,石胆半两,丁香1两,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固齿生肌。主牙齿根宣露摇动。

用法用量每服1字,涂敷齿根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51、鸡舌香散

处方鸡舌香1两,当归(切,焙)1两,青葙子1两,干姜(炮裂)1两,菖蒲1两,莎草根(去毛)1两,木香1两,青黛(研)1两,胡桐泪(研)1两,棘刺(烧灰,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牙齿宣露,口臭血出,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用绵裹半钱匕,含化咽津。更于患处齿龈贴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52、补气泻荣汤

处方升麻6分,连翘6分,苏木3分,当归3分,全蝎3分,黄连3分,地龙3分,黄耆3分,生黄芩4分,甘草1钱半,人参2分,生地黄4分,桃仁3个,桔梗半钱,麝香少许,胡桐泪1分,虻虫(去翅足,微炒)2个,水蛭(炒令烟尽)2个。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疠风,满面连须极痒,眉毛脱落。

用法用量除连翘另锉,梧桐泪研白豆蔻2分为细末,2味另放;麝香、虻虫、水蛭3味为细末另放外,都作1服,水2大盏,酒1匙,入连翘煎至1盏6分,再入白豆蔻2味并麝香等3味,再上火煎1-2沸,去滓,早饭后、午饭前稍热服。

注意忌酒、湿面、生冷硬物。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九

处方53、地黄膏

处方生地黄1斤(取汁),胡桐泪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白矾半两(烧灰细研)。

制法先于银器中煎地黄汁,欲凝,下诸药,搅勿住手,膏成,于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牙齿宣露,齿根挺出,时出脓血不止。骨槽风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涂齿根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54、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2两,地骨皮1两,升麻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芎穷1两,藁本(去土)1两,细辛(去苗叶)1两,胡桐泪半两(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口齿宣露,(匿虫)蚀肿痒。

用法用量先用温盐汤净漱口,次以药揩之,揩了更不漱,早起、临卧用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55、牢牙散

别名牢牙齿散

处方羊筒骨灰3钱,升麻3钱,生地黄1钱,黄连1钱,石膏1钱,白茯苓5分,人参5分,胡桐泪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

功能主治牙齿无力,不能嚼物。

用法用量牢牙齿散(《普济方》卷七十)。

摘录《卫生宝鉴》卷八

处方56、胡桐泪散

处方胡桐泪 细辛 川芎 白芷各4.5克 寒水石(煅)6克 生地3克 青盐0.6克

制法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牙宣。

用法用量干掺牙龈患处,待炖饭时,以温水漱去,少时再上。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57、枸杞根散

处方枸杞根 槐白皮各60克 胡桐泪 细辛各30克 川椒7.5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牙疳,齿龈宣露,脓血口臭。

用法用量每用15克,以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