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干漆的处方(五)

浏览

干漆(别名漆树),辛,温;有毒。破瘀血,消积,杀虫。用于妇女闭经,瘀血症瘕,虫积腹痛。小编整理出含有干漆的处方共34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300共60个。

处方1、安虫散

处方干漆(炒至烟尽)5钱,鹤虱(炒,净)1两,雷丸(切,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虫攻心痛,吐清水,如蛲虫发则腹胀,寸白虫则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小儿1钱,以米汤送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2、甘草汤

处方甘草1两(生用),干漆1两,黄芩2两,生干地黄1两,赤芍药2两,当归2两,龟甲5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妇人阴疮。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煎至3升,去滓,以绵蘸汤塌疮处。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3、夺命丹

处方附子半两(炮,去皮脐),牡丹皮1两,干漆1分(捣碎,炒烟尽)。

制法上为末,酽醋1升,大黄末1两同熬成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速去衣中之血。主胎衣不下。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济明纲目》引作"夺命丸"。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瘀血入胞,胞满腹胀,兼之少火不振,不能逐胞下出,势甚危急,遂成逆症。黑附子振少火以推胞下出,干漆灰破瘀血以逐胞下行,牡丹皮凉血降瘀以防血晕也。大黄膏为丸,醋煮以收之,酒下以行之,务使少火鼓舞,则瘀化气行,而胞衣自下,腹胀自退,何危迫之有哉!

摘录《产育宝庆》

处方4、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五加皮(锉)1两,狗脊(去毛)1两,山茱萸1两,防风(去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独活(去芦头)1两,山芋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兼补益元脏。主伤寒后,风伤腰胯冷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5、归漆丸

处方当归4钱,干漆3钱(炒令烟尽)。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月经不利,脐下憋逆,气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酒送下。

摘录《济阴纲目》卷一

处方6、鬼箭丸

处方鬼箭羽1两,川芒消1两,柴胡1两(去苗),水蛭1分(炒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3分(锉,微炒),赤茯苓3分,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牡丹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脉不通,手足心热,腹满喘急,不欲睡卧,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7、八仙丸

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蓬莪术(煨,锉)1两,五灵脂1两,乌梅60枚(和核用),干漆半两(炒烟出),巴豆40粒(去皮,不出油,研),木香1分,缩砂100粒(去皮)。

制法上为末,用酸粟米饭2-3匙,同入臼杵五、七百下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气,破积聚。主心腹胀满,噫醋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5丸至7丸,生姜汤送下;小儿1丸;如要宣转,15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8、防风汤

处方防风(去叉)1两半,芎䓖1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分,天雄(炮裂,去皮脐)3分,人参3分,山芋3分,秦艽(去苗土)3分,狗脊(去毛,锉,炒)半两,白蔹半两,干姜(炮)半两,干漆(炒烟出)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偏枯,疼痛拘挛,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9、地黄煎丸

处方生地黄(肥者,细切,研烂绞汁)10斤,生姜(去皮,研烂绞汁)1斤半(2味汁于微火上煎令如稀饧),干漆(炒令烟尽)2两,桂(去粗皮)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2两,当归(切,焙)2两,生干地黄(焙)2两,芍药2两,牡丹皮2两,牛膝(去苗,酒浸,炙黄,锉碎)2两,大黄(煨,锉)1两半,水蛭(糯米炒)100枚,虻虫(去翅足并头,炒)100枚。

制法上为末,入前地黄煎中,以微火上煎,硬软得所,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因月水不调,血结不通,血积小腹成块,如覆杯。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10、地黄汤

别名生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自然汁)1升(或末2两重),生藕(自然汁,如无,用小蓟汁)半升(再无,用小蓟末1两),虻虫20个(去足翅,麸炒黄),桃仁半两,蓝叶1握(切,令干作末),水蛭10个(麸炒),干漆半两(炒烟尽),大黄1两(锉如骰子大)。

功能主治年老及年少气虚弱者患伤寒蓄血。伤寒7-8日以后,两手脉沉迟细微,肤冷,脐下满,或喜或妄,或狂躁,大便实而色黑,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此事难知》。方中干漆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处方11、补肝散

处方干姜6分,甘遂3分,桂心5分,茯苓5分,附子(炮)5分,黄连5分,甘草(炙)5分,当归5分,干漆(熬)5分,贝齿(烧)5分,猪苓5分,白术5分,干地黄8分,丹参6分,防风7分,黄耆6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病,服青盲,内或生障,恶风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菜、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处方12、附子丸

处方附子半斤(炮裂,去皮脐,捣罗为末),生地黄10斤(捣续取汁,拌附子末,日中煎令干),肉苁蓉2两半(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五味子2两,天麻2两,白蒺藜1两半(微炒去刺),干姜2两(炮裂,锉),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牛膝3两(去苗),桂心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驻颜,去风利气,暖腰膝,充肌肤,强志力,久服变白发令黑,齿落更生,延年不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13、苦杖散

处方牡丹皮、当归(洗,焙)、白芍药、延胡索、干漆(炒令烟尽)、羌活(去芦头)、独活、香附子(炒)、红花、苦杖(一名虎杖)、干姜(炒)、蒲黄、肉桂(去粗皮)、川芎、甘草(炙)、鬼箭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运,及儿枕疼痛,恶露不行,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虎杖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14、补益方

处方苁蓉3两,桂心3两,菟丝子(酒渍)3两,干漆(熬)3两,蛇床子3两(并捣为末),生地黄1斤(切,以上好酒1斗渍之,昼晒夜渍,酒尽则止,晒干,捣筛,以和前药)。

制法上药以炼蜜为丸,如弹丸大。

功能主治补腰脚,常服髓满骨中。主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2丸,酒、饮任下,嚼破,日3次。

注意忌生葱、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张文仲方》

处方15、加味抵当丸

处方三棱(煨)、莪术(煨)、干漆(炒烟尽)、牛膝(酒洗)、琥珀、虻虫(糯米炒)、肉桂、水蛭(石灰炒)、桃仁泥、大黄(煨)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地黄自然汁和米醋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胀。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童便送下,5日进1服。以血下为度。间服四物汤。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五

处方16、补益方

处方干漆4分,柏子仁4分,山茱萸4分,酸枣仁4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

用法用量每服2-7丸,加至20丸,1日2次。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17、刘老丸

处方粳米1合(炒过,去火毒用),黄连1两(去须,锉,炒,放冷出火毒),陈橘皮半两(去白),干漆1分(炒去烟,出火毒,存性)。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

用法用量每服7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18、红花当归散

处方柴胡3钱,陈皮3钱,当归6钱,川芎5钱,赤芍药5钱,熟地5钱,小茴香2钱,枳壳2钱,三棱2钱,干漆2钱,玄胡索3钱,厚朴3钱,香附3钱,黄芩3钱,白术3钱,红花3钱,甘草1钱5分。

功能主治妇人32-33岁,连年生育,败血过多,血虚脾胃弱,盛热,以致经水不匀,或1月、或40日、或2月,不时肚痛,腹中结块,饮食少进,困倦,潮热往来,恶心烦躁。

用法用量《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有牛膝、生姜,无干漆。遍身疼,加羌活3钱;泄泻,加肉蔻、粟壳各2钱;咳嗽,加杏仁、五味、桔梗、苏叶各3钱,气急亦然。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19、防葵丸

处方防葵1两,没药半两,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硇砂半两(细研),水蛭1分(炒令微黄),狗胆1枚(干者),姜黄半两,芫花1分(醋拌,炒令干)。

制法上为末,用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通,结为症块,时攻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硇砂,《普济方》作硼砂。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20、当归没药丸

处方没药(研)3分,丁香3分,木香1两,丁香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麒麟竭(研)半两,延胡索半两,干漆(炒烟出)半两,牡丹皮半两,当归(锉,炒)半两,肉豆蔻半两,槟榔1两(锉),安息香1两,乳香1两(2味同捣末,再用酒研,滤去滓,银器内熬成膏)。

制法上十二味为末,以二香膏和丸,如膏少即少入炼蜜,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调,月水滞涩,身体麻痹瘙痒疼痛,饮食减少,面黄肌瘦,背脊拘急,骨间酸痛,多吐清水,脐腹胀闷。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酒或生姜汤送下,早、晚食前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21、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炒)半两,干漆(炒烟透)半两,棕榈(烧灰)半两,红蓝花半两,甘草(炙)半两,鲤鱼皮(烧灰)半两,白芍药半两,牡丹(去心)半两,紫葳半两,芫花(醋浸半日,炒干焦色)1分,香墨1分。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血块攻冲,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葱白3寸,生姜3片,水、酒共1盏,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22、化虫丸

处方干漆(炒烟尽)2钱半,雄黄(另研,水飞)2钱半,芜荑(另研极细)3钱,狗脊(锉)3钱,巴豆霜1钱。

制法上先将干漆、狗脊为细末,次入雄黄、芜荑、巴豆霜同研匀细,水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弱,面黄肌瘦,或大便有虫出,或有诸虫腹内作痛。

用法用量1-2岁儿如粟米大,每服5-7丸;3-4岁如麻子大,每服7-8丸,乳汁送下,或煎石榴汤送下,或煎芜荑汤送下更效,1日2次。如有虫,即时化作浓水,便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

处方23、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细辛1两,防风1两,人参1两,秦椒1两,白蔹(一云白芷)1两,桂心1两,牛膝1两,秦艽1两,芜荑1两,沙参1两,芍药1两,五味子1两,白僵蚕1两,牡丹1两,蛴螬1两,干漆20铢,柏子仁20铢,干姜20铢,卷柏20铢,附子20铢,芎藭20铢,紫石英1两半,桃仁1两半,钟乳2两,干地黄2两,白石英2两,鼠妇半两,水蛭15枚,虻虫15枚,吴茱萸18铢,麻布叩复头1尺(烧)。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妇人有子。主妇人子脏风虚积冷,经候不调,面无血色,肌肉消瘦,不能饮食;带下,久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酒送下,1日2次,稍加至30丸。当有所去,小觉有异即停服。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24、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熟干地黄2两,白前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山茱萸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半两,白芷半两,赤石脂1两,柏子仁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藁本半两,牡丹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脏腑久冷,腰膝疼痛,背膊虚烦,月水不利,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25、化痞膏

处方生山甲3片,蜈蚣3条,蟪蛄3个,旱三七3钱,全蝎5个,阿魏4钱,干漆3钱(将后6味捣粗末入布袋内),麝香2分(研),铜绿4钱(研),大绿4钱(研)(此3味各包),香油半斤,漳丹3两8钱(研)。

制法将香油入铁勺内,再将药袋与山甲入油内炸之,炸至甲片浮起,将甲片与药袋捞出,入漳丹于内,候丹转灰黑色,再将铜绿、大绿面入内,俟滴水成珠,取下搅之,搅至将温,再将麝香面入内,细搅令匀,摊于布上,量痞块大小摊之。

功能主治小儿痞疾。

用法用量临贴将膏药上再稍加麝香,其力更大,其痞缓缓而消。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六

处方26、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1分,萆薢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干漆(炒烟出)1两,麻黄(去根节)1两,细辛(去苗叶)1两,防风(去叉)1两,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偏枯。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27、回生丹

处方青皮3钱,陈皮3钱,三棱3钱,莪术3钱,连翘3钱(用巴豆去壳1两半,于砂锅同炒入药),木香3钱,甘遂(炒)3钱,商陆3钱,泽泻3钱,木通(炒)3钱,干漆(炒尽烟)3钱,萝卜子(炒)3钱,赤茯苓5钱,桑白皮(炒)5钱,椒目(炒)5钱,胡椒(炒)1钱,黑牵牛1两(生)。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退水。主浮肿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第1服用生葱24根,擂碎,同温酒五更送下;第2服用陈皮、桑白皮煎汤,第3服用射干汤送下。

注意忌食盐。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处方28、加减莪术散

处方当归2钱,莪术2钱,延胡2钱,熟地2钱,枳壳2钱,青皮2钱,白术2钱,黄芩2钱,川芎3钱,三棱3钱,小茴3钱,砂仁3钱,干漆1钱,红花1钱,香附5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散瘀血,温调血脉。主妇人38-39,经水断绝,腹中有块疼痛,头晕眼花,饮食不思。

用法用量每日服3钱,空心酒送下。

摘录《胎产新书》

处方29、导气丸

处方槟榔1两(斑螫炒),厚朴1两(干姜炒),三棱1两半(干漆炒),蓬术1两半(虻虫炒),吴茱1两(牵牛炒),青皮1两(水蛙炒),黄芩1两(大黄炒),赤芍1两(川椒炒),楂肉2两(草果炒),菖蒲1两(桃仁炒)。

制法炒熟,拣去拌药,为末,红酒为丸。

功能主治攻坚破结。主积结于中,日久不能消化,腹胀坚塞,便闭形实,脉实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以紫苏汤送下。

各家论述槟榔破结气,斑螫拌炒,以攻发坚垒;赤芍破血结,川椒拌炒,以驱逐寒积;厚朴散窒塞,干姜拌炒,以开发寒滞;青皮破肝气,水蛭拌炒,以消磨血积;楂肉消肉积,草果拌炒,以扫荡食积;吴茱平逆气,牵牛拌炒,以通利饮积;三棱攻坚积,干漆拌炒,以迅扫瘀结;蓬术破积坚,虻虫拌炒,以蠢动血结;黄芩清郁热,大黄拌炒,以推荡积热;菖蒲通窍门,桃仁拌炒,以润燥开结;酒丸紫苏汤下,使结散积消,则气化调和而诸结自解,大便无不通,腹胀坚塞无不退矣。此攻坚破结之剂,为腹胀坚塞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处方30、补益天雄丸

处方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菟丝子(酒浸1宿,焙干别捣)1两,柏子仁1两,石斛(去根,锉)1两,巴戟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牛膝(去苗)1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利去皱皮,炙令干),熟干地黄2两,肉桂2两(去皱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劳气,身体疼痹,手足无力,气血虚损,颜色萎黄,精神昏沉,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31、地黄丸

处方生地黄(净洗,细切)1斗(以好酒1斗浸之,经1宿即出。干即入酒中浸,以酒尽力度,候干),干漆2两(捣碎,炒令烟出),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蛇床子2两,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桂心2两,远志3两(去心),人参3两(去芦头),牛膝2两(去苗),石斛1两(去根,锉),补骨脂2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还精补髓,驻颜色,却老,安脏腑,暖下元,壮腰。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32、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3斤(取汁),干漆1两,牛膝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地黄汁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惊恐忧思,意所不快,气郁抑而不舒,则乘于血,气滞则血结,以致经候顿然不行,(疒丂)痛,上攻心腹欲死;或因不行,积结渐渐成块,脐腹下如覆杯。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33、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3分,当归3分(锉,微炒),木香3分,白术3分,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桂心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攻心痛,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醋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34、二圣丸

处方干漆1两(为末),湿漆1两。

制法每服1丸;温酒吞下,不拘时候。如小肠,膀胱气痛,牙关紧急,但斡开牙关,温酒化1丸,灌下必安。

功能主治妇人不曾生育,血气脏腑疼痛不可忍,及治丈夫病小肠气撮痛者。

用法用量先将湿漆入铫子内,熬如1食饭间已来,住火,与干漆末一处拌和为丸,如半皂子大。

注意怕漆人不可服。

摘录《证类本草》卷十二引《经验方》

处方35、地黄干漆丸

处方肥地黄30斤(烂捣取汁,向灶釜中微火煎如饧,即下鹿角胶末),鹿角胶4两(炙令通起,捣为末,余者炒为珠子,捣令尽),甘草半斤(炙,末),生干地黄末1斤,干漆末4面(其漆以微火铛中熬令烟尽,即着少酒挹之,又以微火煎之,令干,待冷入之),乌鸡子10颗(去黄取白用),覆盆子末4两,萆薢末4分,槟榔末5两,枳壳末4两(去瓤,炒了称,捣末)。

制法上以微火煎,搅勿住手,渐点清酒2斗令尽,勿令焦,但堪作丸即止,分为十二团,各以蜡纸裹,着瓷瓶中,可1年服之。腊月合和,至2月3月即于烈日中晒之,即不坏。

功能主治久服走及奔马,八十有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日2次。

注意忌萝卜、蒜、藕、冬瓜、莲子、贝母、白药。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五引《千金月令》

处方36、比圣散

处方硇砂1两,血竭1两,没药1两,海马1对,桂1分,木香1分,朱砂1分,干漆2两,虫21个,龙脑1钱,水蛭14个,当归1两,硼砂1钱,阿魏1分。

制法上为细末,1处和匀。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产后渴燥,一切血邪乱语,眼如血袋,败血上冲,口鼻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冷水调下;如产后血上冲,口鼻血出,用童便调服。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37、八仙串

处方干漆(炒令烟尽)5钱,丁香3钱,广木香5钱,檀香5钱,槟榔5钱,防己1两,黑丑(取头末)3两,白丑(取头末)2两(黑、白丑头末和匀,分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楝树根皮(为末)1两(楝树须要白皮而生子者用之,无子者不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虫积,食积,痰积,气积,血积,寒积,水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小儿减半,沙糖泡汤送下。

注意孕妇勿服。

摘录《串雅补》卷二

处方38、化虫散

处方使君子、槟榔、鹤虱、贯仲、干漆、川芎、川楝子、木香、雷丸、雄黄、轻粉、锡灰、巴霜。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虫痛,唇口人中青黑,面青惨,有虫斑,四肢冷汗,口吐涎水。

用法用量将猪肉引虫,肉汁调5分服。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处方39、九虫散

处方藿芦2两(炙),贯众1两,干漆2两(炙),狼牙1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诸虫。

用法用量以羊肉羹汁服1合,1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七引承祖方

处方40、巴豆丸

处方巴豆1两(去皮心,研烂,以醋2升熬成膏),京三棱1两(微煨,锉),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香墨半两,硼砂1两(细研)。

制法上药京三棱、干漆为末,入在巴豆膏内同熬,及一半,次入硼砂更熬令稠,后下大黄、青橘皮、附子、香墨等,和捣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积症癖,及一切恶气。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煎橘皮汤送下;血症块,即用当归酒送下;一切恶气,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41、六神散

处方当归(切,炒)1两,干漆(炒烟出)半两,延胡索1两,乌药(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青橘皮(去白,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血脏虚冷,月水凝涩,欲来攻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42、地黄丸

别名干地黄龙

处方生干地黄1两,泽泻1两,山茱萸1两,萆薢1两(锉),薯蓣1两,牛膝1两(去苗),白术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蛴螬3分(炙令微黄),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狗脊3分(去毛),车前子3分,茵芋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风痹,走无定处,及诸风痹。

用法用量干地黄龙(《圣济总录》卷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43、安神散

处方干漆2钱(炒令烟出),雄黄5钱,麝香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蛔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岁半钱,空心苦楝根汤调下,月初服。

摘录《丹溪治法心要》卷八

处方44、地黄煎丸

处方生地黄8斤(净洗晾干,捣绞取,汁),大麻仁半斤(以水研滤取汁),牛髓1斤,白蜜2斤,无灰酒5升,大枣50枚,(煮取肉,烂研),生天门冬1斤(捣绞取,汁)(上7味,同于银锅中熬成膏,入后药,末),鹿角胶5两(捣碎,炒令黄燥),石斛1两(去根,锉),覆盆子2两,酸枣仁1两(微炒),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人参2两(去芦头),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白茯苓2两,五味子2两,熟干地黄3两,补骨脂3两(微炒),干漆2两(捣,碎,炒令烟出),肉桂3两(去皱皮),杜仲2两(去粗皮,炙令黄,锉),菟丝子3两(酒浸1宿,晒干,别捣罗为末)。

制法上为末,入前地黄煎汁,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填骨髓。主骨极,肾脏劳伤,少气不足,羸瘦无力,肢节酸疼,腰脚多痛,不能久立。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午前、晚饭后以温酒化下。若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0丸。其药腊月合弥佳。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45、巴豆丸

处方巴豆1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硫黄(细研)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五灵脂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丁香半两,槟榔半两,硼砂(细研)半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诸药研令匀,以面糊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症病久不消,萎黄羸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醋汤送下。得转下恶物为效。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46、化积保中丸

处方白术3两,苍术2两,陈皮2两,香附2两,山楂肉4两,神曲1两,半夏1两,萝卜子1两,白芥子1两,黄连1两,三棱7钱,蓬术7钱,青皮7钱,槟榔7钱,砂仁5钱,木香5钱,干漆炭5钱,瓦楞子灰5钱,人参5钱。

制法醋调,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养正气,消积滞。主脏腑营卫之气不和,致痰积、食积结滞肠胃隐曲之地,窒碍流行之气,于心腹胁腋间为痛,饮食不甘,形神枯萎。

用法用量每服2-3钱,早空心、午前淡姜汤送下。

摘录《活人方》卷四

处方47、化虫干漆丸

处方干漆2钱,胆子矾1钱。

制法上为末,用葱白汤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蛔虫咬心绞痛,四肢逆冷,干呕不吐,面色青。

用法用量2-3岁儿以石榴皮汤送下2丸,每日3次;3-4岁儿3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48、产后理血丹

处方附子半两,丹皮1两,干漆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好醋5两,大黄末1两,同熬成膏,和药为小丸。

功能主治逐瘀血,生新血,消积止痛。主妇女产后恶露不行,胞衣不下,少腹胀痛,恶血上冲,晕迷不醒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5分-1钱,温酒冲服。

注意孕妇忌服,血虚无瘀者禁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49、化症回生丹

处方人参6两,安南桂2两,两头尖2两,麝香2两,片子姜黄2两,公丁香3两,川椒炭2两,虻虫2两,京三棱2两,蒲黄炭1两,藏红花2两,苏木3两,桃仁3两,苏子霜2两,五灵脂2两,降真香2两,干漆2两,当归尾4两,没药2两,白芍4两,杏仁3两,香附米2两,吴茱萸2两,元胡索2两,水蛭2两,阿魏2两,小茴香炭3两,川芎2两,乳香2两,良姜2两,艾炭2两,益母膏8两,熟地黄4两,鳖甲胶1斤,大黄8两(为细末,以高米醋1斤半熬浓,晒干为末,再加醋熬,如是3次,晒干,末之)。

制法上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1钱5分,蜡皮封护。

功能主治燥气延入下焦,搏于血分,而成症者。症结不散不痛,症发痛甚;血痹;妇女干血痨证之属实证;疟母左胁痛而寒热者;妇女经前作痛,古谓之痛经者;妇女将欲行经而寒热者;妇女将欲行经,误食生冷腹痛者;妇女经闭;妇女经来紫黑,甚至成块者;腰痛之因于跌扑死血者;产后瘀血,少腹痛,拒按者;跌扑昏晕欲死者;金疮棒疮之有瘀滞者。

用法用量用时温开水和,空心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各家论述化症回生丹法,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也。方从《金匮》鳖甲煎丸与回生丹脱化而出。此方以参、桂、椒、姜通补阳气,白芍、熟地守补阴液,益母膏通补阴气而清水气,鳖甲胶通补肝气而消症瘕,余俱芳香入络而化浊。且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又以醋熬大黄三次,约入病所,不伤他脏,久病坚结不散者,非此不可。或者病其药味太多,不知用药之道,少用独用,则力大而急;多用众用,则功分而缓,古人缓化之方皆然。所谓有制之师不畏多,无制之师少亦乱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50、巴戟丸

处方干漆(熬烟绝)12分,巴戟天(去心)12分,杜仲12分,牛膝12分,桂心8分,狗脊8分,独活8分,五加皮10分,山茱萸10分,干薯蓣10分,防风6分,附子4分。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腰痛,或肾虚冷,腰疼痛,阴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再加减,以止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四

处方51、乌须还少丹

处方首生童子发120克(酒煮成膏)川乌 何首乌 草乌 干漆 辰砂 针砂各45克 川椒135克 阳起石60克 胡椒15克 枸杞子90克 生地黄90克(酒浸)柏子仁90克 核桃仁90克(麸炒黄色)麝香0.9克(面包煨,甘草火煨,面熟为度)

制法上药中,川乌至胡椒等九味药共为细末,与童子发膏拌匀,入阳城罐内封固,桑柴火烧,以罐红为度,埋在阴地之中,七日足取出听用,枸杞等后五味药为细末,与前药合一处,和匀。

功能主治乌须驻颜,返老还童。治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服3克,好酒送下。百日后每隔三日或七日服一次。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2、化瘀散

处方大黄3两,干漆5钱,桃仁2两,土狗1两,青皮1两,川芎1两,枳实1两5钱,厚朴1两,赤芍1两5钱,归须2两,甘草5钱,红花1两。

功能主治杖后瘀毒上攻,一切蓄瘀作痛。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处方53、增味四物汤

处方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黄 三棱 广茂 肉桂 干漆(炒烟尽)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积,小腹积块,遇寒剧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五

处方54、磨积丸

处方干漆(炒)丁香各30克 青皮(去白)京三棱(炮)各180克 蓬茂250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积冷,胁肋胀痛,呕吐痰逆,肠鸣泄泻,日夜频并,四肢困倦,面无颜色,肌肉消瘦,不进饮食;及疳气羸瘦,肚大青筋,口干烦渴,小便白浊,食不生肌,或发虚肿,寒热往来,或因食甘肥,虫动作痛,叫哭合眼。

用法用量每二岁儿,可服5丸,淡姜汤吞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55、交泰丸

处方黄连30克(姜汁浸,黄土炒)枳实30克(麸炒)白术(去芦,土炒)30克 吴茱萸(汤泡,微炒)60克 归尾(酒洗)39克 大黄(用当归、红花、吴茱萸、干漆各30克煎水,洗大黄一昼夜,切碎晒干,仍以酒拌晒之,九蒸九晒)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胸中痞闷嘈杂,大便稀则胸中颇快,大便坚则痞闷难当,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70~90丸,不拘时,白滚水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56、巴戟丸

处方巴戟1两,远志1两(去心),五味子1两,牛膝1两(去苗),熟干地黄3两,柏子仁1两,桂心1两,肉苁蓉2两(酒浸,削去皱皮,炙干),鹿茸1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菟丝子1两半(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补骨脂1两,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劳六极七伤,骨髓虚惫,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57、和血通经丸

处方芍药30克 木香 当归 肉桂 干漆(炒烟尽)五灵脂 大黄各15克 水蛭(炒)7.5克 广茂15克 虻虫30个(去头、足,麸炒)桃仁27个(汤浸,去皮、尖)

制法上药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水凝滞不行,腰背脐腹疼痛,渐成血瘕。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醋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处方58、紫金丸

处方血竭60克 沉香30克 青皮60克 陈皮60克 枳壳(去瓤,麸炒)75克 厚朴(姜炒)60克 百草霜30克 皂矾120克(用醋煮过)蓬术(醋炒)90克 香附(去毛)30克 针砂(醋炒)30克 干漆(炒过性)60克 槟榔60克 黄石榴矾60克(即金丝矾)秦艽30克 三棱(用醋炒)90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大枣煮烂,去皮、核,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酒疸、食疸,症瘕积聚,心腹疼痛,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用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59、老龙丸

别名苍龙丸(《普济方》卷二一九)、老奴丸(《奇效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母丁香 紫霄花 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蛇床子 巴戟 仙灵脾 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八角茴香各60克 灯草6克 荜澄茄 胡桃肉 车前子 萆薢 马蔺花(酒浸)牡蛎(火烧,炒六次)韭子种 木通(酒浸)各30克 干漆(炒去烟)90克 山茱萸 破故纸(酒浸)全蝎 桑螵蛸(酒浸)龙骨各45克 熟地黄150克 当归15克 沉香15克 木香15克 大蜘蛛7个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痿,不育、不孕,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每服刃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

处方60、水蛭丸

处方三棱(炮)莪术(炮)干漆(炒烟尽)牛膝(酒洗)虻虫(糯米炒)琥珀 肉桂 硇砂 水蛭(石灰炒赤色)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同生地黄自然汁与米醋和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血蛊、气蛊,腹硬如石。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童便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三十二引《仁斋直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