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小龙胆草的处方(二)

浏览

小龙胆草(别名青鱼胆草、雪里梅、小内消、细龙胆、凤凰花、小雪里梅、寒风草、小青鱼胆、小酒药花根、星秀花、血龙胆、青鱼胆、疔药、小龙胆、傍雪开、龙胆草、胆草、穿山七、九月花、草龙胆),苦;性寒,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喘;痨嗽痰血;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小编整理出含有小龙胆草的处方共8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82共22个。

处方1、牢牙散

处方羌活30克 草龙胆(酒洗)45克 羊胫骨灰(另研,过罗,取极细末)60克 升麻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入羊胫骨灰和匀。

功能主治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齿不长或动摇欲落,牙黄口臭。(牙痛)

用法用量卧时掺在牙龈上。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2、五疳保童圆

处方黄连(去须)、白鳝头(炙令焦黄.无.即炒白芜荑充代)、草龙胆(去芦)、雄黄(研飞)、青橘皮(去瓤)、五倍子、夜明砂(微炒),各一两;蟾头一枚(炙令黄色),苦楝根、天浆子(微炒)、胡黄连、麝香、青黛(研)、熊胆(研)、芦荟(研),各一两。(一本有虾蟆灰、蜗牛微炒。一方有蜗牛微炒,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都研令匀,用糯米饭和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五疳。盖其骨肉轻软,肠胃微细,若乳哺有节,则脏腑相调;或乳母寒温失理,饮食无常,醉饱喜怒,及小儿百以后,五岁以前,乳食渐多,不择生冷,好餐肥腻、甘、酸之物,即成五疳。一曰肝疳,其候摇头揉目,白膜遮睛,流汗遍身,合面而卧,目中涩痒,肉色青黄,发立头焦,筋青脑热,腹中积聚,下痢频多,久而不痊,转甚羸瘦;二曰心疳,其候浑身壮热,吐痢无常,颊赤面黄,胸膈烦满,鼻干心躁,口舌生疮,痢久不痊,多下脓血,有时盗汗,或乃虚惊;三曰脾疳,其候腹多筋脉,喘促气粗,乳食不多,心腹胀满,多啼咳逆,面色萎黄,骨立毛焦,形枯力劣,胸膈壅闷,水谷不消,口鼻常乾,好吃泥土,情意不悦,爱暗憎明,肠胃不和,痢多酸臭;四曰肺疳,其候咳嗽气逆,皮毛乾焦,饶涕多啼,咽喉不利,揉鼻咬甲,壮热憎寒,口鼻生疮,唇边赤痒,腹内气胀,乳食渐稀,大肠不调,频频泄痢,粪中米出,皮上粟生;五曰肾疳,其候肌肉消瘦,齿龈生疮,寒热时作,口鼻乾燥,脑热如火,脚冷如冰,吐逆既增,乳食减少,泻痢频并,下部开张,肛门不收,疳疮痒痛。已上疾状,并皆治疗。

用法用量每服一岁儿一圆,不计时候,温米饮下,日进三服尤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草龙胆散

别名龙胆草散(《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蒺藜子(炒,去刺)草龙胆各180克 赤芍药250克 甘草(炙)羌活 防风(去叉枝)各30克 菊花(去枝)15克 茯苓(去皮)12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主风热上冲,眼暴赤肿痛,睛疼连眶,睑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视损伤眼力,或风砂尘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及临卧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4、五疳消食圆

处方麦蘖、使君子(去皮.炒)、黄连(去须.微炒)、橘红(焙)、草龙胆、芜荑,各等分。

炮制为细末,粟米糊为圆,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五疳八痢,杀腹脏虫,疗疳劳及走马,牙齿唇烂,肚大青筋。此药大能进食,悦颜色,长肌肤。

用法用量每服二、三十圆,空心,米饮吞下,不拘时侯,量儿岁数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镑)、黄芩、升麻、甘草(炙)、车前子,各十两;栀子仁、草龙胆,各五两;决明子二十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一切风热毒,上攻眼目,暴发赤肿,或生疮疼痛,隐涩羞明。

用法用量每一钱,食后温热水调下,日进三服,小儿可服半钱。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云母膏

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甘)、白芷、没药(研)、赤芍药、肉桂(去粗皮)、当归,各半两;盐花(研)一十四两,麒麟竭(研)、菖蒲、白芨、川芎、草龙胆、木香、白敛、防风(去芦.叉)、厚朴(去粗皮.姜汁制)、麝香(研)、桔梗、柴胡(去芦头)、松脂、人参、苍术(泔浸一宿)、黄芩、夜合(用皮)、乳香、附子(去皮.脐)、茯苓(去皮)、高良姜,各半两;硝石(研如粉)、甘草、云母(光明白薄者.研粉),各四两;桑白皮水银(候膏凝如人体热.以生绢袋盛水银.以手弹如针头大.铺在膏上.谓之养药母)、柏叶(不用近道者)、槐叶柳枝,各二两;陈皮一两,清油四十两,黄丹(细研)一十四两,黄蓍(去芦)半两。

炮制上除云母、硝石、麒麟竭、没药、麝香、乳香、黄丹、盐花八味别研外,并如豆大,用上件清油,于瓷器中浸所药七日,以物封闭后,用文火煎,不住手搅,三上火,三下火。每上,候匝匝沸,乃下火,候沸定再上,如此三次,候白芷、附子之类黄色为度,勿令焦黑,以绵或新布绞去滓,却入铛中、再上火熬。后下黄丹与别研药八味,以柳篦不住手搅,直至膏凝,良久色变再上熬,仍滴少许水中,凝结不黏手为度。先炙一瓷器,热即倾药在内,候如人体温热,弹水银在上,每用膏药,即先刮去水银。

功能主治治一切疮肿伤折等病。

用法用量治发背,先以败蒲一斤,用水三升,煎五十沸,如人体温,将蒲水洗疮,拭干贴药,一两分为三服,温酒下,未成脓者立瘥,于外贴之,奶痈外贴。瘰倁骨疽,毒穿至骨,用药一两,分作三服,温酒下,甚者即泻出恶物,兼外贴,瘥。肠痈,以药半两分为五服,甘草汤下,末成脓者当时消,已有脓者,随药下脓出,后每日酒下五圆,如梧桐子大,待脓止即住服。风眼,贴两太阳穴。壁镜咬、蜘蛛咬,外贴,留疮口。发脑、发髭鬓、发眉、发耳、脐痈、牙痈、牙疼,并外贴包裹,即当时痛止。箭头所伤,箭头在内,外贴,每日吃少许烂绿豆,箭头自出。虎、豹所伤,先以甘草汤洗,然後贴膏,每日换,不过三次贴。狗、蛇咬,生油下十圆,如梧桐子大,仍须贴外。难产三日不分娩,温酒下一分便生。血运欲死,以姜汁和小便半升温酒下十圆,死者即返。死胎在腹,以榆白皮汤下半两便生。丈夫本脏气,茴香温酒下一分,每日一服,不过二服瘥。中毒药酒洗袜(一本作中暑毒,取地水),温下一分,每日一服,不过四度,泻出恶物瘥。瘤赘,外贴消之。一切肿疖,外贴立瘥。但有所苦,并皆治之,药到即瘥。

注意已上主疗,只忌羊血,馀无所忌。

备注如人收此药防身,以蜡纸裹,不令风干,可三十年不损药力。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7、柴胡麦冬散

处方人参 软柴胡 北沙参 大拣冬 润玄参 草龙胆 炙甘草

功能主治主麻疹收后,大热不退,毒未出尽者。

用法用量灯心1团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处方8、五疳消食丸

处方麦芽 使君子(去皮,炒)黄连(去须,微炒)橘红(焙)草龙胆 芜荑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粟米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杀虫疗疳,开胃进食。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大青筋,牙疳口臭,或虫积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米饮吞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9、草龙胆散

处方蒺藜子(炒.去刺)、草龙胆,各六两;赤芍药半斤,甘草(炙)、羌活、防风(去叉枝),各三两;菊花(去枝)半两,茯苓(去皮)四两。

炮制上捣为末。

功能主治治眼暴赤肿痛,风气热上冲,睛疼连眶,睑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劳瞻视,役损眼力,风砂尘土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及一切眼患,悉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后临卧,温酒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0、草龙胆散

处方草龙胆 木贼(去节)荆芥 菊花 防风(去芦)草决明(半生半炒)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暴赤火眼,昼夜涩痛,作肿泪多。痛甚者,加羌活,乳香。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11、二参汤

处方柴胡 麦门冬 人参 玄参 甘草各等分 草龙胆用量减半

功能主治主痘疮壮热,经日不除。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退即止。

摘录《医学人门》卷八

处方12、小龙荟丸

处方当归 草龙胆(酒洗)山栀(炒)黄连(炒)川芎各15克 大黄(煨)15克 芦荟9克 木香3克

制法上药为末,入麝香少许,粥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肝胆火盛之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13、无比丸

别名紫河车丸(《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紫河车1具(初生者佳,或无病壮年妇人者亦可,米醋浸一宿,焙干用)草龙胆 甘草(炙)各6克 鳖甲(酥炙)15克 桔梗 胡黄连 大黄(酒拌湿,蒸)苦参 黄柏 知母(去毛)秋石 贝母(去心)各7.5克 犀角屑 蓬莪术 消石各4.5克 败鼓皮心(米醋炙黄)7.5克 辰砂30克(另研)

制法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劳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温酒送下,胁热食前、膈热食后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14、复明散

处方草龙胆(去芦头)麻黄(去节)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斑疮入眼,或成翳膜,或眼睛高出而不枯损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炙鼠肝香熟蘸药食之,日二服。服药五六日后,眼白晴与翳膜皆粉红色,眼觉痒涩,不得揉动,此是翳膜渐退,频频用温盐汤洗之。病重者,日三服,小儿更量大小,加减服之。如不食鼠肝,可用第二次淘粟米生泔水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15、立效散

处方细辛0.6克 炙甘草0.9克 升麻2.1克 防风3克 草龙胆(酒洗)12克

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牙痛不可忍,及头脑项背痛,微恶寒饮,大恶热饮,小便滑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以匙抄在口中,煠痛处,待少时则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16、凉惊丸

处方草龙胆 防风 青黛各9克 钩藤6克 黄连15克 牛黄 麝香各0.6克 龙脑3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开窍凉心。治惊疳热搐,目赤潮热,痰涎壅盛,牙关紧急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金银花煎汤送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17、清膈散

处方麦门冬(去心)沙参 人参(去芦)金钗 石斛各30克(去根)草龙胆 柴胡(去根)陈皮(去白)黄连(去须)木通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瘅,口中甜腻。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18、龙胆饮子

别名升麻龙胆草饮子(《原机启微》卷下)、消翳散(《医学纲目》卷十三)。

处方谷精草 川郁金 蛇退皮 炙甘草各1.5克 麻黄4.5克 升麻6克 青蛤粉 草龙胆 黄芩(炒)羌活各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眼,流脓生翳,属肝经湿热为病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温茶清调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19、龙胆泻肝汤

别名七味龙胆泻肝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七)、龙胆汤(《幼幼集成》卷四)。

处方柴胡梢 泽泻各3克 车前子 木通各1.5克 生地黄 当归梢 草龙胆各9克

功能主治清利肝胆湿热。治肝经实火上攻而成喉口热疮;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小便涩痛,阴部热痒及臊臭。

用法用量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便以美膳压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0、清魂汤

别名柴胡胜湿汤(《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柴胡 生甘草 酒黄柏各6克 升麻 泽泻各4.5克 当归梢 羌活 麻黄根 汉防己 草龙胆 茯苓各3克 红花少许 五味子20个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两睾丸冷,两大腿内侧出汗,阳痿,阴囊湿痒气秽。

用法用量分作二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面、房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1、视星膏

处方黄连 苦参各3克 乌鱼骨 蕤仁(去皮)草龙胆 白丁香 石决明各15克

制法上药七味,用水300毫升,熬至50毫升,去滓,入白沙蜜120克再熬稠,入轻粉、铜绿、龙胆各1.5克,马牙消、硇砂、硼砂、乳香各6克,再研为细末,一处和匀,入前膏内,瓷盒内收之。

功能主治治眼目失明,及多种眼病。

用法用量每点3~5箸。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经验普济加减方》

处方22、龙荟丸

处方柴胡 甘草 青皮 黄连 大黄 当归 木香 草龙胆 芦荟 川芎

制法制为丸剂。

功能主治治食积发热,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