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

概况

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绵羊或北山羊的肉。

原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绵羊Ovis aries L.。北山羊Capraibex L.

历史:吴瑞曰:“山羊似羚羊,色青。其角挂痕者为羚羊,无者为山羊。”李时珍曰:“山羊有二种:一种大角盘环,肉至百斤者;一种角细者,说文谓之苋羊。”

形态:山羊体长1~1.2m,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皆有一对,雄性的角特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颚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下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或黑白相杂等多种,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颇多。性活泼喜登高。多秋、冬交配,孕期140~156天,每胎产1~4头。 绵羊体躯丰满而较宽。头短。雄者角大,弯曲呈螺旋状。母羊无角或细小。唇薄而灵活,四肢强健。尾型不一,有瘦长尾、脂尾、短尾、肥尾之分。全体被毛绵密,毛长,柔软而卷曲,多白色。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颇多。胆怯,合群性强。多在秋、冬交配,孕期145~152天,每胎产1~5头。

生境与分布:山羊的生活力显著比绵羊强,喜欢爬坡、登高、行动轻巧灵活。在全中国均有分布。北山羊栖息于高原岩石和石质流砂上,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等地。绵羊为群居性动物,怕热不怕冷,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饲养。

化学性质

山羊肉含蛋白质、脂肪、糖、Ca、P、Fe、K、维生素P、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胆甾醇、含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等,及各种脂肪酸[1]

含肌球蛋白(Myosin)、肌动球蛋白(Actornyos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肌钙蛋白(Troponin)、辅肌球蛋白(Actinine)、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等多种蛋白质。含肌酸、磷酸肌酸、肌肽、鹅肌肽、肉毒碱、乙酰胆碱、组胺等非蛋白含氮物质,及α-肝素(α-Heparin)、糖原等糖类[2]

绵羊肉中含胰岛素(Insulin)、己糖激酶(Hexokinase)、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phosphate dehydrogenase)、谷酰胺(Glutamine)、谷氨酸(Glutanicacid)[3,5]无机元素有7种[6,7]:铯-137(Cesium-137)、钚(Plutonium)、镅-24(Americium-24)、Cu、Zn、Cd、Se等。

参考文献

[1] 食物成分表.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1。
[2] CA 1984;100:170193f。
[3] CA 1983;98:159548e。
[4] CA 1977;87:51358b。
[5] CA 1978;89:1265842z。
[6] CA 1989;111:211164e。
[7] CA 1981;95:94286j。

药性

性味:甘,温; ①《别录》:“甘,大热。” ②《千金·食治》:“头肉:平。” ③孟诜:“温。” ④《纲目》:“头肉:甘,平。”

归经:入脾、肾经。 ①《本草汇言》:“入手、足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主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疼,寒疝,中虚反胃。 ①《别录》:“主缓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 ②《千金·食治》:“主缓中止痛,利产妇。头肉:主风眩瘦疾,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 ③《日华子本草》:“开胃肥健。头肉:治骨蒸,脑热,头眩,明目。” ④《日用本草》:“治腰膝羸弱,壮筋骨,厚肠胃。”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

使用注意:凡外感时邪或有宿热者忌服; ①《金匮要略》:“有宿热者不可食之。” ②《本草经集注》:“有半夏、菖蒲勿食羊肉。” ③《千金·食治》:“暴下后不可食羊肉、髓及骨汁,成烦热难解,还动利。” ④《医学入门》:“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外台》:“治胃寒下痢:羊肉1片,莨菪子末30g。和,以绵裹纳下部。”

食疗:①《纲目》:“治五劳七伤虚冷:肥羊肉1腿。密盖煮烂,食肉及喝汤。” ②《食医心镜》:“益肾气,强阳道:白羊肉250g。去脂膜、切、作生、以蒜食之,3日1度。” ③《必效方》:“治胃反、朝食夜吐、夜食朝吐:羊肉,去脂膜、作脯,以好蒜、,空腹任意多少食之。” ④《姚僧坦集验方》:“治虚寒疟疾:羊肉,作臛饼,饱食之,更饮酒,暖卧取汗。” ⑤《纲目》:“治肺痿咳嗽、咯血:羊肉500g,萝卜1000g。同煮至熟烂食之。” ⑥当归生姜炖羊肉(《金匮要略》)治产后腹痛,血虚头晕,面色苍白,身体虚寒腹痛,腰痛,血枯经闭:精羊肉250g,当归30g,生姜15g。将当归、生姜用纱布包好,与羊肉同煮,食肉喝汤。每日1次。 ⑦当归生地烧羊肉(《千金方》)治病后,产后体虚瘦弱、血虚、宫冷崩漏:羊肉250g,当归15g,生地黄15g,干姜10g。炖熬熟食之。 ⑧羊肉羹(《饮膳正要》)治脾胃虚寒,患有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羊肉250g,萝卜1只,草果3g,陈皮(去白)3g,良姜3g,荜茇3g,胡椒3g,葱白3根,姜少许。至肉熟烂,捞去药包与姜葱,调味食之。 ⑨山药奶肉羹(《清宫御膳谱》)治病后、产后经常肢冷,出冷汗,疲倦,气短,口干,烦热,失眠:羊肉500g,山药100g,生姜25g,牛奶150ml。将羊肉和生姜入锅,加水以小火烧半日。取羊肉汤300ml,加山药片(去皮),入锅内煮烂后,再加牛奶150ml食盐少许,待沸食之。凡外感邪热或内有宿热者忌食。 ⑩当归羊肉羹(《济生方》)治病后、产后气血虚弱,营养不良,贫血,低热,多汗,肢冷:羊肉500g,黄芪、党参、当归各25g,生姜25g。煨煮至羊肉烂。放入生姜片、食盐少许再煨,食之。 ⑾附子鹿尾羊肉(《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肾亏虚所致的阳痿、遗精、男子精清不育,女子宫冷不孕、腰酸脚弱:瘦羊肉300g,鹿尾巴15g,杜仲9g,熟附片15g巴戟天15g,生姜两片。隔水炖3小时,熟后调味食之。 ⑿羊羹酒(《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治虚劳瘦弱,腹痛寒疝,产后虚冷:羊肉2500g,蒸极烂,用米酒浸1宿,加入梨7只,同捣取汁,和曲米酿酒,随意饮服。 ⒀羊肉粥(《饮膳正要》)治阳气不足,血气亏损,体弱羸瘦,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羊肉150g,粳米100g,盐、姜少许。加水适量,煨熬至米烂肉熟。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⒁山药羊肉汤(《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虚劳骨蒸,肾阳虚弱,畏寒肢冷,脾虚泄泻,冬季一般人均宜食:羊肉500g,淮山药50g,葱白30g,姜15g,胡椒粉6g,黄酒20g,盐适量。 ⒂附片羊肉汤(成都同仁堂)治气血两亏,四肢厥冷,体弱面黄:羊肉500g。附片30g,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先用武火煮沸30分钟后,转用文火煮至羊肉酥烂(约2~3小时)即可。附片捞出,分盛入碗内,再加汤和羊肉食用。 ⒃羊肉萝卜汤(《饮膳正要》)治积食不消,胃嗝胃逆:羊肉1000g,豌豆100g,萝卜300g,草果5g,生姜10g。芫荽(香菜)、胡椒粉、盐、醋各少许。 ⒄肉苁蓉羊肉粥(《药性论》)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筋骨痿弱,阳虚便秘,性机能减退:精羊肉100g,肉苁蓉15g,大米50g。葱、姜少许。煮至汤稠加入葱、姜,温服食。

医药家论述

李杲:“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有形之物也,能补有形肌肉之气。凡味与羊肉同者,皆可以补之。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也。”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