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蚕沙

概况

异名:原蚕屎(《别录》),蚕沙(陶弘景称),晚蚕沙(《斗门方》),马鸣肝(《东医宝鉴》),晚蚕矢(《本草备要》),二蚕沙(《江苏药材志》)。

基源:为蚕蛾科蚕属昆虫家蚕的干燥粪便。

原动物:家蚕Bombyx mori L.

形态:成虫体呈圆柱形,头部单眼12个分列于头之两侧,头之下方有吐丝孔。胸部3节,各节腹面生有胸足1对,足端有尖爪1枚。腹部共10节,在第2腹节背面生有涡状大纹1枚,第5腹节背面生有涡状小纹1枚,第8腹节背面中央生有尾角1枚,第3~6腹节的腹面各有腹足1对,第10腹节腹面有尾足1对。第1~8腹节的两侧各有黑色椭圆形的气门1对。

生境与分布: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生药

采集:6~8月采收,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收集后晒干,除去轻粒及桑叶的残屑。药材主产于浙江、四川、河南、江苏、湖南、云南、广东、安徽、甘肃、河北、山东、辽宁。

鉴别

性状:本品为短圆柱形小粒,长2~5mm;直径15~3mm;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杂质者为佳。

理化: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醇15ml,回流半小时,滤液用少许活性炭脱色,滤过后浓缩至2ml,点于硅胶H板上,以β-谷甾醇为对照,以氯仿-丙酮(17.37)为展开剂,展开后,用10%硫酸显色,斑点呈紫红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621页.图539-1)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

含有机物83.77%~90.44%,灰分9.56%~16.23%,总氮量1.91%~3.60%[1]。含多种游离氨基酸(mg/100g):L-组氨酸1054、L丙氨酸215、L-脯氨酸202、L-苏氨酸190、L-缬氨酸255、L-异亮氨酸193、甘氨酸121、L-蛋氨酸47、L-苯丙氨酸208、L-色氨酸130、L-亮氨酸252、L-酪氨酸112、L-胱氨酸13、L-精氨酸191、L-赖氨酸38、L-天门冬氨酸293、L-谷氨酸319、L-丝氨酸448[2],组成与桑叶相似。蛋白质水解后亦产生18种氨基酸。含3-吲哚乙酸(3-Indoleacetic acid)类似物40~60ppm[3],尿酸。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其β-D-葡萄糖[4]麦角甾醇胆甾醇、蜕皮激素样活性物质[3]。含植物醇(phytol)0.25%~0.29%、羽扇豆醇(Lupeol)、二十四醇(Tetracosanol、多种异戊二烯醇类(Polyisoprenols)、糖醛[3,5]、蚕沙酮(Bombiprenone)等[6]。含多种色素,如叶绿素0.8%~1%;9种类胡萝卜素0.14%~0.16%,其中β-胡萝卜素0.014%~0.028%[3]。含维生素A、维生素B、原维生素D(Provitamin D)[7]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89。
[2] 药学杂志(日) 1969;89(2):182。
[3] 化学通报 1978;(6):348。
[4] 生药学杂志(日) 1970;24(1):18。
[5]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30。
[6] CA 1970;73:63143b,1970;72:62856d。
[7] Tetrahedron Lett 1968:3837。

药性

性味:甘、辛,温。 ①《别录》:“温。” ②《纲目》:“甘、辛,温。” ③《医林纂要》:“甘、辛、咸,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和胃化浊。

主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头风头痛,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腰脚冷痛,烂弦风眼。 ①《别录》:“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 ②《本草拾遗》:“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瘀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 ③《纲目》:“治消渴,癥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 ④《本草再新》:“治风湿遏伏于脾家,筋骨疼痛,皮肤发肿,腰腿疼痛,血瘀血少,痘科浆黡不起,亦宜用之。” ⑤《泉州本草》:“治风寒感冒,偏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炒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草经疏》:“瘫缓筋骨不随,由于血益不能荣养经络,而无风湿外邪侵犯者,不宜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巴戟(去皮,用练肉)、马蔺花(去梗),治迎风流泪。 ②配秦艽、苡仁、丝瓜络、地龙,治湿热郁阻,一身尽痛,筋脉拘急。 ③配黄芩、木瓜、吴茱萸,治湿浊内阻所致的霍乱吐泻、转筋腹痛。 ④配松节、白茄根、防风、当归,浸酒服,治风湿痹痛,麻木等症。 ⑤配白芷、大黄,研末调葱汤外敷,治外感头痛。 ⑥配独活、牛膝,治腰膝痹痛,手足活动不便,属风湿痛。

方选和验方: ①蚕矢汤(《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陷脉伏等症:蚕沙15g,薏苡仁豆黄卷各12g,木瓜、姜黄连各9g,制半复、黄芩(酒炒)、通草各3g,焦栀子4.5g,吴茱萸1g。地浆水或阴阳水煎,徐服。 ②立效散(《经验良方》)治血崩及赤白带下:晚蚕沙(醋浸一宿,焙干)、当归(汤浸焙干)、女子头发(焙焦)、乌龙尾(即梁上尘,去姜自然汁焙干)各30g,旧棕叶(烧存性)60g。上为细末,每服6g,热酒调下。 ③宣痹汤(《温病条辨》)治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泽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防己、杏仁、滑石各15g,连翘、山栀各9g,苡仁15g,半夏9g(醋炒)晚蚕沙9g,赤小豆皮9g。水1200ml,煮取450ml,分温3服,痛甚加片子姜黄6g,海桐皮9g。 ④蚕沙汤(《眼科龙木论》)治迎风流泪:蚕沙(炒)120g,巴戟天(去皮,用练肉)、马蔺花(去梗)各90g。为细末。每服6g,无灰酒,不拘时候调下。 ⑤蚕沙黄柏汤(《医学从众录》)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生蚕沙30g,生黄柏3g。同研末。空心开水下9g。 ⑥蚕沙散(《奇效良方》)治男子妇人心气痛不可忍者:晚蚕沙,为末,滚汤泡过,滤清汁服之,不拘时候。 ⑦蚕沙酒(《内经拾遗方论》)治月经久闭:蚕沙120g,(炒半黄色),无灰酒400ml,重汤煮熟,去沙,温饮100ml。 ⑧一抹膏(《陈氏经验方》)治烂弦风眼:以真麻油浸蚕沙2~3宿,涂患处。 ⑨《济阴纲目》:“治妇人血崩:蚕砂(炒)30g,伏龙肝15g,阿胶30g。上为末,每服6g,热酒调下。” ⑩《太平圣惠方》:“治卒暴癥,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刀刺,昼夜啼呼:蚕砂、桑柴灰各300g。上2味,以水1200ml,往复淋之5~6度。取大鳖(头尾长30cm者)1枚,内灰汁中,煮之烂熟,取出,擘去甲及骨,于砂盘中研令细。更入灰汁中煎熬,候可作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20丸。” ⑾《泉州本草》:“治外感头痛:蚕沙、白芷、大黄各9g。共研细末,调葱汤外敷。” ⑿《山西中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炎:原蚕沙、威灵仙各9g。水煎服。” ⒀中医杂志 1988;(2):“降低单纯抗溶血性链球菌“O”增高症:蚕沙、忍冬藤各20g,为主药。防风15g,薏苡仁15g,黄芪25g,秦艽15g,川芎10g,鸡血藤15g。随症酌加,上药任选2~3味。每日1剂,连服20剂。”

单方应用:①《纲目》:“治半身不遂:蚕沙6kg。以2袋盛之蒸熟,更互熨患处。乃以羊肚、粳米煮粥,日食1枚,10日即止。” ②《圣惠方》:“治风瘙瘾疹,遍身皆痒,搔之成疮:蚕沙30g。以水800ml,煮取480ml.去渣。温热得所以洗之,宜避风。” ③《山西中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痛:蚕沙适量,炒热盛袋中熨患处。” ④《现代实用中草药》:“治风湿痛或麻木不仁:晚蚕沙30g。煎汤,1日3次分服,临服时和入热黄酒70ml同服。”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蚕性燥,燥能胜风祛湿,故蚕沙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按《陈氏经验方》一抹膏治烂弦风眼,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又同桑柴灰淋汁,煮鳖肉作丸,治腹中癥结。” ②赵其光《本草求原》:“原蚕沙,为风湿之专药,凡风湿瘫缓固宜,即血虚不能养经络者,亦宜加入滋补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