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机

浏览

动机的一种。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趋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对动机的分类有各种方法,其中主要的一种是按照动机的性质分成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自然动机又称物质性动机,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引起并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社会动机又称精神性动机,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引起的、经学习而获得的,它与人体的经验有关,与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联系。人类社会越发展,社会动机就显得越重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产生的力量会大大超过自然动机。

基本类型

主要有:

(1)好奇动机。当个体遇到新奇的事物或处于新环境中时,常常表现出注意、摆弄、探索等行为,促成这些行为的内在力量,通常称为好奇动机。

(2)社会赞誉动机。人类有许多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取悦于人、让别人称赞,这一类动机叫社会赞誉动机。

(3)成就动机。个体去从事、完成自以为很重要或是很有价值的工作,并想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人类的不断进步及创造发明,大多有赖于这种内在力量的推动。

(4)亲和动机。与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推动力量。

(5)侵犯动机。除S.弗洛伊德等少数心理学家外,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侵犯是一种习得的、达到个人目的的方式,是愤怒和挫折的表现。但挫折不一定导致侵犯。侵犯行为可因惩罚而受抑制,因放纵而增加。

(6)利他动机。推动个体从事毫无利己考虑的行为的内在推动力量。一般认为有三个特征:一是完全自愿,二是纯粹以有利于他人为目标,三是不带有任何酬偿的期望。有人认为,利他动机还应包括利他者个人有所损失的因素。

主要动机理论

大致有:

(1)本能理论。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把个人行为的动因假设为起源于人的“本能”,即先天遗传的、固定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认为先天的固定行为模式可以解释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本能。这些本能中的每一类都具有起动力作用的情绪成分。这种理论虽早已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抛弃,但仍有少数学者用本能来解释某些行为(如侵犯)。

(2)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被称为“里比多”的心理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个体就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按快乐原则,个体将它释放就可以得到本能满足;但按现实原则,直接释放本能(如性本能)又为社会准则所不容,于是出现内部冲突,对挫折的恐惧引起焦虑。为了解除或减少紧张和焦虑,自我会采用某些防御机制,使心理能量的释放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避免超我的谴责和带来焦虑。

(3)驱力理论。20年代机能主义者认为,行为的动力是个体内部状态(饥、渴、内分泌)所产生的驱力或需要;只用这种原始的驱力还不足以说明机体的所有动机,因而又提出次级的或习得驱力概念。这种次级驱力是在原始驱力基础上通过联想形成的,如恐惧就是一种同某种情境相联系的次级驱力。

(4)唤醒或激活的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驱力理论影响衰落,唤醒理论兴起。脑电技术表明,脑电波型可用作唤醒水平的指标,在唤醒处于中等水平时行为效率最高。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个体都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处在毫无刺激的情境中则难以忍受。

(5)诱因理论。人们早就观察到,诱因(如食物、异性)对机体行为很有影响。虽然剥夺期延长会使机体的活动增加,但并不是先天的原因,而是来自习得的因素。

(6)心理场论。K.莱温认为,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时刻都可能有某些领域处于紧张状态,此种状态的发生即产生一种力量,推动人去把处于紧张状态的领域恢复到平衡状态。比如,未完成的工作很容易被记起,并有一种力量推动人去完成它。

(7)认知不协调理论。L.费斯廷格认为,当两种或多种有关的认知元素不协调时就产生紧张状态,有推动人去解决这种不协调状态的倾向。例如,有一位医生亲眼看到许多人因吸烟过度而患肺癌致死,而他自己也吸烟。这里就有两种有关的认知元素,一是对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一是对自己的吸烟习惯的认识。因两者不协调,就出现一种紧张状态,必须加以解决。这个理论到70年代虽然不如过去那样引人注目了,但仍不失为另一种研究人类动机的途径。

从70年代起,动机理论处于动荡不定状态。有人认为,被列入动机的某些现象可用强化来解释,即行为本身的后果可以增加机体某种行为的概率。研究的重点有从内在决定到外在决定的趋势,重视动机的认知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