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支出说的产生

浏览

收入支出说的产生

英国的经济学家T.图克在《通货原理研究》(1844)一书中提出:正如生产成本是供给的限制条件一样,用于消费支出的货币总收入是需求的决定性和限制性条件。即供给受生产成本限制,需求由用于消费的货币总收入决定,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这种关系构成了总的货币价格的限制条件这是最早的收入支出说继图克之后,瑞典学派经济学家J.G.K.维克塞尔发展了收入支出说,指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使物价水平上涨,强调要考察总需求高于或低于总供给的原因。他赞同图克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的观点,指出研究商品的货币需求高于或低于商品短期供给的原因及着重分析收入与需求(支出)、需求与物价关系的必要性。维克塞尔阐明了利率的变动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影响,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以及利率的滞后调整会导致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的扩张或收缩。1925年,法国经济学家A.阿夫塔利昂第一次以方程式的形式表述收入支出说,即:

R=PQ

式中R代表货币收入,P代表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物价水平,Q代表实际收入或总产量。公式表明物价水平决定于货币收入与实际收入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如果货币收入增加而实际收入不变,或实际收入的增长滞后,则物价水平就会上涨;反之,物价水平则会下跌。他还指出:收入支出说采用经济行为一览表的方法取代货币数量论的陈旧的恒等式,收入的增加并不是机械地或自动地影响物价,而是通过提高那些拥有货币收入的人们的欲望而起作用。

由于历史的局限,维克塞尔、阿夫塔利昂等人只提出了收支上下波动的累进过程的理论,并没有对收入的决定进行系统分析,也没有彻底解决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的结合问题。


相关文章